健康養身★3項建議好「心」情

3項建議好「心」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男性病友58歲,過去4年來稍有運動(走路爬樓梯至3樓)就會喘,經心臟內科轉診前來接受核醫心臟掃描,發現左心室心肌有嚴重缺血,經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置放1支支架治療,病友2週後竟可游泳2公里不停下來(原先只游25公尺就會喘),自述58歲年齡而有30歲體力,從此愛上運動,過去半年體重減重6公斤。

戒菸改善心血管動脈硬化窄縮

許先生67歲,平時有抽菸習慣,每天1包抽了30年,於97年2月急性冠心症發作,當時核醫心臟掃描有大範圍的心肌血流灌注缺損,從此許先生開始戒菸,在105年(戒菸8年)核醫心臟掃描追蹤檢查發現,大部份心肌血流灌注缺損恢復得差不多,表示心血管動脈硬化窄縮,在戒菸後仍會獲得改善。

單先生70歲,於99年1月檢查時,在左心室心尖有大的缺血區,當時醫師建議做心導管檢查,但單先生力行走路運動、戒菸、吃黑木耳及川七,1年半後,核醫心臟掃描發現缺血區有大輻改善,102年4月再追蹤檢查一次,心肌缺血改善得更好。
護心3建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核子醫學科主任林明賢表示,心肌梗塞是隱形殺手,症狀均是在非預期情形下發生,生活習慣必須小心謹慎,當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時,醫師往往有以下3項建議:

1) 改善生活規律/運動每周五天,每次30分鐘,讓心跳110以上,且勿熬夜、戒菸。

2) 治療潛在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

3) 保持標準體重/不暴飲暴食、隨意減肥。(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5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七月以來,氣溫逐日飆升!醫師提醒,酷夏防暑應謹記「通風、遮陽、補充水份」三要訣,並減少中午前後在戶外停留的時間、多喝水、做好防曬。特別是嬰幼兒、老人、孕婦、肥胖、慢性病及代謝症候群患者,以及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的民眾,都是中暑好發的高危險群,應提高警覺。台北市振興醫院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肝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二位,主要致病原因為慢性B肝與C肝,而血清病毒的濃度和肝細胞癌的發生機率密切相關。榮陽團隊研究證實,健保給付慢性B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政策,可有效減少3倍肝癌發生風險,防護效果顯著。此項重大研究成果也已刊登於胃腸與肝臟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南市有位老婦人,日前在養護中心接受照護時,背部竟長了十公分褥瘡,家屬質疑照護不當,因而到該中心丟雞蛋抗議!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因病失能而長期臥床的情形也越來越多,以致容易產生褥瘡的困擾;其實,在照護失能病人時,除了定時幫病人翻身,避免褥瘡出現外,氣墊床輔具的使用,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每6名中風者,就有1名為心房顫動患者。全台約有20萬名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超過一般人3倍以上。醫師建議患者,必須規則服藥才能降低中風機率。為此,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推出「心凝守護卡」,期望患者確實填寫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用藥紀錄表,避免忘記服藥而發生中風的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