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肚臍裡的「泥」千萬別亂摳掉!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如果洗的方法不當對內臟很傷!

腹部是人體最敏感的位置之一肚臍、臍,俗稱肚臍眼,中醫稱之為「神闕」,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


可別看這小小的疤痕,儘管它已經完成了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母體給胎兒輸送營養物質的傳送帶,但它仍然是我們身體的重要部位。

肚臍裡的「泥」千萬別亂摳掉!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如果洗的方法不當對內臟很傷!

人的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不信?如果你用膠帶把肚臍貼上,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

1、向上形肚臍: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形成一個上尖下寬的三角形,不論男女,多半他們的胃、膽囊和胰臟的情況不佳。

2、向下形肚臍:形狀與向上形相反,表明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亦要注意慢性腸胃病及婦科疾病。

3、偏右形肚臍:易患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4、偏左形肚臍:腸胃不佳,宜注意便秘、大腸粘膜等疾病。

5、淺小形肚臍:肚臍眼又淺又小,具有這樣肚臍者,身體都較為虛弱,他們的體內激素分泌不正常,經常會感到渾身乏力。

6、海蛇形肚臍:因靜脈擴張使肚臍的周圍如海蛇纏繞一般,這種肚臍是肝硬化等肝臟疾病常見的徵兆。

7、凸出形肚臍:當腹內有大量積液或卵巢囊腫時,肚臍向外突出。

8、凹陷形肚臍:當腹內有炎症時,如粘連性結核性腹膜炎,肚臍向內凹陷。

另外,腹壁皮膚因緊致而發亮,臍周圍靜脈突起、曲張。此種症狀主要見於肝硬化患者。

肚臍眼裡的能摳掉嗎? 

肚臍是比腹部其他地方皮膚與腹腔內聯繫要更緊密的,所以洗的方法不當,會對內臟(主要是小腸)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不適,也就是肚子疼。

所以,肚臍眼裡的泥不是不能洗,而是應該保持清潔,但洗肚臍的方法比較講究:

不能像挖耳屎、鼻屎那樣用力,而是應該用棉簽一類較軟的東西沾上浴液,「點到為止」地清洗。

如何關愛臍部,注意臍部衛生 

要注意防風防寒 

早、晚天氣較涼爽時或者陰雨天,最好不要穿露臍裝,穿露臍裝騎車時,車速不宜太快,睡眠時應在腹部蓋上薄物或使用護臍帶。

防止臍部意外受損傷 

臍周部位裸露,因缺少衣著的保護,往往容易遭到意外損傷,如燙傷、擦傷、劃傷等。因此,日常起居或工作中要小心。

儘量不要進行紋飾 

女孩們往往覺得穿露臍裝還不夠吸引眼球,喜歡在臍部貼飾圖案,甚至文身、掛環,但是如此會造成一定的健康隱患:

因為貼飾會妨礙皮膚的排泄功能,可能引起濕疹、汗疹等皮膚病;文飾的顏料往往含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化學成分,如在營業場所文飾,共用文針還有可能傳染疾病,所以請慎重。

所以你知道了:肚臍是個柔弱而且重要的部分,日常要注意保護,不可忽略它。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5/08/21/a1218893.html#sthash.dYPF7ueg.dpuf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陳正昱醫師 清潔工小陳於春節前嚴重腹瀉長達5天,頭昏目眩、步態不穩地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即辦理住院,當躺在病床上時,突然感到左眼看不到、左邊一片漆黑,小陳驚嚇大叫:「誰關燈了!」,但右眼卻看的清清楚楚,病房內的燈是亮著的。經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民眾使用3C產品時間增加,日用眼時數逾10.7小時,醫師建議應養成日夜護眼習慣,以保持視力健康。對於葉黃素等營養素的補充,也要留意避免傾向單一化,忽略均衡營養素對眼睛的重要性,醫師提醒,切勿一次性大量食用營養素,正確方式應為穩定補充、並攝取各種均衡營養...

閱讀詳情 »

潮健康/編輯部   自由基太多發炎又易老!  多攝取抗氧化營養素 現代人因熬夜、壓力大、加班或接觸環境荷爾蒙等因素,容易導致體內「自由基」濃度過高,增加身體老化、病變、發炎等風險。為減少自由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如何從飲食中多攝取「抗氧化」相關的營養素?   張語希營養師...

閱讀詳情 »

潮健康/編輯部     穀胱甘肽不足老更快!  6大危險因子要避開 「穀胱甘肽」有著強大抗氧化能力,並能消除自由基,近年常被添加於各類保健品與營養食品中。張語希營養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雖然肝臟會自行製造穀胱甘肽,但隨著年齡增加會逐漸減少,市面上的穀胱甘肽通常由圓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