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治療新進展 「維持療法」現生機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即使不幸罹患肺癌,許多患者仍擁有充實又愉悅的生活。桃園一位晚期肺癌的黃姓婦女,治療初期以化學治療控制疾病惡化,之後更透過化療「維持療法」穩定病情,甚至一度回到工作崗位,顯示新一代化療藥物對於患者維持一定生活品質有極大幫助。

署立桃園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莊子儀表示,透過癌細胞切片檢查可確診肺癌及其種類,目前將近五成以上患者皆屬於肺腺癌。治療大致上可分為第1、2期的手術,術後持續5年觀察期來監控病情;以及第3A、3B期與第4期的綜合性治療,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等,視患者個別病情而定。

面對癌症,患者總是害怕,也擔心治療過程產生的痛苦,莊子儀醫師說明,目前針對標靶治療與化學治療,兩者的副作用都已大大降低;例如曾讓患者聞之色變的化療,也因新一代化療藥物出現,大幅減輕感染風險及噁心、嘔吐等情形。過去透過鉑金類藥物與任一種化療藥進行合併式化療,因藥物特性較易出現明顯副作用,使患者治療意願降低;但若在合併式化療後使用單一種新一代化療藥物的「維持療法」來穩定患者病情,不僅副作用較低,患者治療接受度也提高、也可維持相當的生活品質。

莊醫師表示標靶治療不是萬靈丹,更不是每位患者都適用;現今透過基因檢測「細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簡稱EGFR),若呈現陽性突變才適合標靶治療,否則應以化學治療為主,才能控制病情惡化。莊子儀進一步解釋,標靶或是化療都可能出現抗藥性,以目前有限的治療藥物來說,建議患者將每種治療藥物的效果發揮到極致,勿任意要求醫師更換治療方式,就肺癌基因檢測結果未突變的患者來說,化療較能抑制疾病惡化,病患應該積極接受治療,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

莊醫師最後提醒患者,在治療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必配戴口罩、可做些和緩運動且忌生食,透過與醫師密切配合,保持樂觀心情,勇敢嘗試各種治療方式,抗癌鬥士仍可以擁有彩色人生。若民眾想了解更多關於肺癌資訊,也可查詢肺癌衛教網http://www.lungcancerhope.com.tw/。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67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大統黑心油品風暴震撼全台,讓不少民眾和專家質疑政府食品安全的把關是否足夠?為此,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成立食品安全守護聯盟,廣邀各大專院校食品與營養相關系所的學生,運用所學一起守護民眾的食品安全,預計明年初正式上路。衛福部表示,食品安全把關工作單靠政府是不夠的,為了更有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愛吃涼拌菜嗎?根據桃園縣衛生局所進行的衛生檢測結果顯示,傳統市場展售逾2小時後的涼拌菜,大腸桿菌群不合格率竟高達6成7;該局提醒,涼拌菜應採取良好低溫儲藏,避免微生物快速滋長,至於民眾在購買涼拌菜時,也應該要多注意衛生。桃園縣衛生局日前針對傳統市場、量販店、連鎖超市的涼拌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居住在新北市八里的37歲女性上班族,在去年10月時,因沙塵暴來襲,導致過敏發作,造成皮膚乾癢,抓到長結痂,眼睛紅癢充滿血絲,以及鼻子打噴嚏、流鼻水等過敏症狀不斷。對於皮膚容易過敏者,中醫師建議,可透過中藥材保養皮膚,如當歸、黃耆、黨參、薄荷等,可達到活血、增加皮膚修復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而有糖尿病及肥胖的病人,脂肪肝的盛行率更高達5-7成,嚴重脂肪肝可能會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然而,醫師指出,脂肪肝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必須要做好飲食控制減重與運動,才能改善脂肪肝。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賴俊宏醫師表示,有許多民眾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