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脖子「卡卡」 4撇步預防惱人落枕

脖子「卡卡」 4撇步預防惱人落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落枕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往往因睡眠時頭部姿勢不良而發病,主要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兩季多見。受影響的肌肉緊張僵硬,使頸部活動受限疼痛。一般發病輕者,2至3天便可緩解自癒;嚴重者,頸項僵硬疼痛、活動明顯受限,可能會持續超過一個星期或數週不癒,影響生活。

姿勢不良、受寒、體虛 3因素所致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顏志安醫師指出,落枕並非都是在睡眠後發病,尤其臨床上不少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患者,長時間固定在電腦前,肩膀常常不自主的用力,長時間下來也很容易形成落枕,而造成落枕的病因為:

1)勞損/睡眠時頭部姿勢不良或墊枕過高,或長時間側頭看東西、低頭看書,肌肉、韌帶因較長時間的牽拉,使軟組織損傷,局部出現氣機不利,而出現疼痛或活動功能障礙。

2)受風寒/睡眠時未妥善保暖或工作時長時間坐於冷氣口,項背受寒,風寒通過腠理,寒凝經脈,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肌肉緊張疼痛。

3)體虛/身體氣血虛弱,會更容易發生落枕的情況。抵抗外邪的能力不夠強,稍微吹到一點風就感到頸部不適,又或是血虛無法營養筋肉,肌肉長時間失於濡養也會加重病情,此類患者常常反覆發作,日久不癒。

推拿+針灸 緩解症狀

顏志安醫師說,落診的治療除了局部推拿手法之外,可以搭配針灸,在風池、肩井、肩中俞、陽陵泉、後谿、落枕穴等穴位施針,並加上熱敷可以有效緩解症狀。若是反覆性的落枕,就需考慮到體虛的可能性,建議可以依照中醫師的診斷服用中藥調整體質。

顏志安醫師提醒民眾,發生落枕後,局部肌肉緊繃,較不建議直接按壓局部痛點,這樣有可能會加重疼痛的情況,可以按摩肌肉的起始點或終點,如:風池、完骨、巨骨等穴位,再使用濕毛巾熱敷患部,即可初步緩解局部的不適。而對於平時的自我保健,醫師也提供以下4撇步:

● 姿勢端正,放鬆肩膀、收下巴,每坐半小時應起來活動。
● 睡覺時要挑選適合的枕頭,讓頸部可以保持放鬆的姿勢。
● 天氣較冷時,睡前可圍上圍巾保暖,電風扇、冷氣不要直接吹向頸部。
● 保持良好的運動、飲食習慣,可有效降低落枕的發生。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82歲的老伯2週前有解黑便情形,同時覺得胃口越來越差,且家屬也覺得近期老伯看起來越來越瘦。老伯自述年輕時曾因胃穿孔切除一半的胃,接受檢查後發現靠近之前手術得胃腸吻合處有一腫瘤,證實為腺癌。手術中發現老伯腹腔內有少量腹水,醫師切除殘餘的胃後,手術檢體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除了床邊故事外,爸媽和孩子的互動模式還有哪些呢?一般而言,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對周遭事物好奇,越來越喜歡與父母一同遊戲。事實上,透過簡單的互動遊戲不但能夠達到娛樂效果、增進親情熱度,玩樂同時更可以幫助訓練孩子肌力,強化來孩子近端肢體力量,在過程中讓孩子學會運用肌肉力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上班族每天處理交辦業務、專案報告、填寫各式表格,樣樣工作都有時效,不少人一坐下來直到下班,屁股都離不開椅子。常見錯誤姿勢更容易讓椎間盤壓力增加1.5倍,長此以往會導致肩頸痠痛無力、腰椎骨刺與椎間盤問題。 坐姿讓腰椎不平衡容易產生疾患 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黃莉婷指出...

閱讀詳情 »

全台近8成5上班族「腸還睡眠債」失睡害肚痛   熬夜加班、睡眠不足,已經是台灣上班族的常態,背負著工作壓力,國人所面臨的往往是「睡不飽」、「不斷驚醒」,甚至「無法入睡」等睡眠問題。睡眠問題已成為國人普遍的生活困擾,甚至影響腸胃機能?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暨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