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脖子腫塊誤當喉結 竟是5公分甲狀腺瘤

脖子腫塊誤當喉結 竟是5公分甲狀腺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甲狀腺位於前下頸部,主要分泌甲狀腺素,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若罹患甲狀腺腫塊,部份病人會有壓迫感或癌化可能。就有一名補習班主管誤將甲狀腺腫瘤當喉結,一直不以為意,竟延誤治療長達十年,最近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腫瘤已經有直徑五公分大,所幸經醫治,現在即使站上補習班講台也聲若洪鐘。 

腫瘤初期難察覺    有賴「自摸」

事實上,阮綜合醫院甲狀腺疝氣外科陳德芳主治醫師解釋,甲狀腺腫瘤位在於喉結下方,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因為用手就可觸摸到,因此平時要靠「自摸」,如感到甲狀腺局部腫大或摸到硬塊,且腫塊會隨時間日漸增大,或吞嚥感覺有東西上下移動,就要懷疑甲狀腺瘤的可能,儘速做進一步檢查。

並非皆是甲狀腺腫瘤    頸部腫塊有4類型

但即使突然摸到頸部出現腫塊,也不必然都是甲狀腺腫瘤。一般頸部腫塊分先天性、發炎性、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等四種類型:

●先天性/以小孩居多,也有可能在成人時發現,包括鰓裂囊腫、甲狀舌骨囊腫、真皮囊腫、血管異常(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等。

●炎症性/發生率最高,當細菌或病毒感染淋巴結時,會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大多可自行緩解。如進展迅速的急症,常伴隨發燒、血液檢驗異常、頸部壓迫感、或吞嚥及呼吸困難等,可能是化膿性腫塊,需及時處理,如引流清創及抗生素治療。

●良性腫瘤/如甲狀腺腫、脂肪瘤、纖維瘤、皮脂腺囊腫、良性神經性或血管性腫瘤等。

●惡性腫瘤/甲狀腺癌、原發頸部惡性淋巴瘤以及唾液腺癌等。

陳德芳主治醫師也說,頸部腫塊在門診中很常見,建議了解相關知識,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提醒頸部腫塊若是感染造成,就要考慮抗生素或手術清創治療,如果是先天病灶或良性腫瘤,也必須考慮手術的可行性;但若是惡性腫瘤,則必須遵從專科醫師意見決定治療,包括手術、放射線或化學療法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鮮紅色血便就是痔瘡?錯誤迷思竟讓病情拖到癌症末期!67歲的許先生血便1年,血色接近鮮紅色,因為沒有痛便也不在乎,原本以為是痔瘡,直到2個月前誤以為內痔掉出肛門,到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腫瘤,後竟確診是直腸癌末期!原來許先生認為血便若是鮮紅色就是痔瘡,才遲遲未就醫。彰化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歲半的陳姓女嬰上週末在家發燒,2天後嘴巴周圍、手腳都出現許多潰瘍與水泡,8歲的姊姊也在2天後出現同樣的狀況,檢查後確診姊妹皆罹患腸病毒手足口症。醫師提醒,開學後容易造成群聚感染,學童常將病毒帶回家中傳染給年幼弟妹而不自覺,恐造成另一波感染高峰,為免群聚感染影響家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別再貼標籤,思覺失調症跟你想得不一樣!今年32歲的美國病友Rachel Star Withers青少年起就有幻覺,讓她的青少年過得很「羞辱」,但當她終於接受自己、面對疾病,從10幾年起開始拍攝關於思覺失調症影片,至今點閱破億。她挺身對抗汙名,讓大眾對精神病患者不再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你吃得健康食品安心嗎?健康食品屬於食品非治療,形態多樣包含膠囊、粉狀、錠狀等,為加強健康食品的管理與監督,衛福部施行健康食品查驗制度,產品若標示為「健康食品」應由業者提供相關報告查驗登記。 精緻糖攝取每日不能超過200大卡為配合國人營養政策,健康食品的配方設計必須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