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鮮紅血便是痔瘡?錯誤迷思癌末才發現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鮮紅血便是痔瘡?錯誤迷思癌末才發現

鮮紅色血便就是痔瘡?錯誤迷思竟讓病情拖到癌症末期!67歲的許先生血便1年,血色接近鮮紅色,因為沒有痛便也不在乎,原本以為是痔瘡,直到2個月前誤以為內痔掉出肛門,到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腫瘤,後竟確診是直腸癌末期!原來許先生認為血便若是鮮紅色就是痔瘡,才遲遲未就醫。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表示,下段直腸癌的血色較鮮紅,所以血便一定要就醫找出原因,不應自我判斷,錯失救援時機。

血便以為是痔瘡 檢查才發現是腫瘤

許先生表示,約1年前他就開始出現血便,血色偏向鮮紅色,也不太痛,他直覺就是痔瘡,直到2個多月前,突然有「紅紅的東西」從肛門掉出來,他。認為那是內痔脫出肛門口,沒想到一直都沒縮回去,加上小腹開始疼痛痛,他才不得不就診。

直腸癌初期常以血便顯現 靠近下段直腸會偏鮮紅色
 
賴易成主任指出,許姓病患掉出肛門「紅紅的東西」就是腫瘤,約4公分大。肛門是人體消化道的末端,痔瘡是常見的良性疾病之一,大便帶血是最常見的症狀,顏色多為鮮紅色。直腸癌初期常以血便顯現,但一般顏色為暗紅色,但如果腫瘤位置是靠近肛門的下段直腸,血色可能會比較偏向鮮紅色,容易和痔瘡症狀搞混。

發現血便一定要由醫師判斷原因
 
賴易成主任表示,痔瘡和直腸癌的臨床表現類似,但只要經過醫師肛診及內視鏡檢查就可判別,所以,民眾一發現血便,一定要由醫師診斷出血原因,千萬不要自行「那就是痔瘡」,這樣恐讓直腸癌逐漸變大。

不少直腸腫瘤患者都因此而延誤就醫,末期的5年存活率不到30%,初期則高達90%以上。賴易成主任強調,健保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有血便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這是大腸直腸癌早期發現、及早治療的關鍵,如果自行發現血便也一定要儘快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藉由指甲彩繪可打造色彩鮮豔、閃亮動人的造型。人體指甲跟牙齒和骨頭一樣堅硬,是唯一曝露在人體外保護肌膚的組織,每天接受外在環境的刺激,進行彩繪時,小心使用添加太多色素或溶劑的指甲油受損。坊間盛行各式水晶指甲、凝膠指甲、黏貼甲片等造型彩繪,但追求美感的同時,是否忽略選購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每年端午節前後,總少不了人手一顆應景的粽子,但糖尿病患者要特別當心,吃太多粽子,恐怕導致血糖飆高。一名62歲的曾姓糖尿病患者,平時血糖約維持在150 mg/dl左右,不料當天一量卻飆300 mg/dl,原來是一餐吃了2顆粽子。 一餐吃2顆粽子 恐使血糖不穩 豐原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常常牙齦出血、瘀青、紫斑,可能是血小板低下甚至血癌引起!一名70歲楊阿嬤因為牙齦出血看牙科,牙醫師發現可能有血小板低下問題,會診血液科醫師後,發現血小板只有2千多。楊阿嬤看診時有全身紫斑、異常出血問題,經過網狀血小板檢查,發現網狀血小板數值高達25%,只要大於1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早上烈日加上午後大雨,週遭空氣悶熱又潮濕。六月芒種後,天氣持續升溫,濕氣越來越重。時下男女老少容易出現多種症狀,如晨起倦怠、頭易昏沉、皮肉鬆軟或四肢重墜感及關節酸痛等;程度明顯一點,就會有腸胃症狀發生,如腹悶氣脹、食慾差伴有反胃、排便稀軟或黏膩等。長久下來,身體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