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腸道微生物因子影響免疫療法效果

腸道微生物因子影響免疫療法效果
          (圖片來源flickr)


最近於《science》期刊中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於小鼠實驗中發現,腸道菌叢可能可用於增強免疫系統抗癌能力與免疫藥物(immunotherapy drugs)影響。」事實上,腸道菌叢已被證實具有幫助我們人體消化與對抗病毒入侵的能力。

而最近小鼠動物實驗研究顯示腸道菌叢有助於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甚至可以協助免疫療法進行。 此項研究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發表:「具有黑色素瘤的小鼠再添加特定幾種菌叢(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後,其免疫能力所有提升,且此效果於六周後仍存在。」事實上.腸道菌叢對於免疫影響並非「新」新聞,但此結果還是令不少學者感到新奇。

腸道微生物因子影響免疫療法效果
(圖片來源wikipedia)
 

托馬斯博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特定腸道菌叢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對黑色素瘤進行免疫反應。而對於其他腫瘤而言也可能有相似的效果。」而研究結果也闡述當給予老鼠免疫治療藥物與腸道菌種對於腫瘤的生長有顯著的減緩狀況發生。但事實上,透過細菌來參與癌症療法並非新聞,早在十九世紀初就有科學家試著用細菌引起免疫系統對於腫瘤的免疫反應。

但直到近年我們才漸漸能了解其機制;麻省醫學院的麥考密克博士也表示:「目前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腸道共生菌(commensal bacteria)對於抗腫瘤免疫反應有一定程度影響,但研究結果僅在於小鼠研究上,目前還很難說是否人體也有同反應,仍需要更多研究與臨床試驗才能說明。雖然目前的研究成果非常令人振奮,但至於「益生菌是否能抗癌(anticancer cancer probiotics)我們仍要以謹慎態度繼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知識服務請點選
>>> http://www.goodknowledge.com.tw/mb/index.php

知識就是力量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lesslovehealth/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想要烤肉,小心魚蝦扎手,致命細菌跟著上身!彰化基督教醫院日前就收治一名88歲的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小小傷口還不到1公分,卻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短短幾個小時後,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送醫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幸好經過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1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9月7日至9月9日,個案分布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擔心落髮危機的人,對自己吃的藥要更加了解一些,原來除了一般常聽到「化療藥物」會掉髮之外,藥害救濟基金會進一步整理,民眾常用藥物中,也有不少會造成落髮危機,包括:消炎止痛藥、抗痛風藥、抗生素類、降血脂藥、降血壓藥等都在列,只要發現有異常掉髮,應諮詢專業醫師。 頭髮掉多少...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1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9月7日至9月9日,個案分布為臺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