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秋燒烤小心!她遭魚鰭扎手1公分 短短幾小時竟變壞死性筋膜炎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想要烤肉,小心魚蝦扎手,致命細菌跟著上身!彰化基督教醫院日前就收治一名88歲的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小小傷口還不到1公分,卻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短短幾個小時後,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送醫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幸好經過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之後,人順利出院。

收治病人的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林記賢說,阿嬤被送到急診時,即時床邊超音波檢查,發現左手影像上有典型的鵝卵石形狀積液表現,馬上聯繫整形外科醫師做清創手術,最後確診為「創傷弧菌」的感染,如果未即時處理,組織可能在幾小時內嚴重壞死,甚至有致死的可能。

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表示,中秋節將至,不少人喜愛用烤肉的方式與家人團聚,他要提醒,烤肉時海鮮需要特別注意並清洗乾淨,因為大部分海鮮都可能會有「創傷弧菌」,若處理海鮮食材不慎被刺傷,也可能會引發「創傷弧菌」感染。

林晏任指出,台灣民眾食用海鮮的機會很多,而溫暖(約攝氏20度)及中低鹽度海域的環境有利於「創傷弧菌」的生長。接觸受該菌汙染的海產,如生蠔等食物、既有傷口被海水污染,或遭海生魚貝類、魚具刺傷等,都可能是創傷弧菌進入人體的致病途徑。

要命的症狀包括,一旦出現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時,必須儘快就醫;另外,醫師亦提醒,食材要烤熟、生熟食要分開,才能避免感染各式病毒和細菌而造成腹瀉,不容輕忽。

健康民眾受到感染,林晏任表示,偶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但是年老、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創傷弧菌便容易感染並進入血液中,造成發燒寒顫、手足部水泡及壞死現象,傷口潰爛蔓延,甚至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可達50%。

根據文獻顯示,台灣創傷弧菌的盛行率每年大約數十位病患,但此感染並非法定傳染病,醫界認為實際案例應該更多。大部分的症狀都出現在4到10月,尤其6到8月夏天的時候為疾病高峰期。

彰化基督教醫院提醒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包括潛在肝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預防創傷弧菌感染:

1、儘量不要吃生牡蠣或其他生貝類。
2、徹底煮熟貝類(牡蠣、蛤、貽貝)
3、不要吃那些在烹飪過程中沒有打開的貝類。
4、將牡蠣去殼煮至少3分鐘。
5、 避免將煮熟的海鮮和其他食物與生海鮮和生海鮮汁交叉污染。
6、烹飪後應立即食用貝類。
7、避免將裸露的傷口或不完整的皮膚暴露於海水中。
8、處理未加工的貝類時,要穿防護服器具(例如手套)。
9、去海邊遊玩應避免赤腳踩踏在有貝殼或岩石中。

另外,如有被海鮮刺傷或有傷口接觸海水,隨後出現如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必須儘快就醫。

照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指「埃及爸」疑源頭引爆妻不滿 陳時中緩頰:別有這種感覺啦!

【有影】想打BNT的人注意了!8/20開搶預約 18至22歲和65歲以上同時開放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病例單日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下午宣布,繼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跟桃園市之後,高雄市、花蓮縣即日起也列為高風險區域。陳時中也透露,目前高雄已經申請啟動居家照護,連花蓮也在整備中,他會盡快讓這兩個地方都啟動。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不只月底本土單日確診可能破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進一步坦言,疫情破百萬都有可能!他個人不太想預估規模,因為變化莫測,「我們現在注意力不在於染疫的人的規模,而在於減災有沒有做得確實」。 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的輕重分流政策,其中只有懷孕36周以上的確診者可以被送到醫院收治,引發有婦產科醫師質疑「只看數字、不理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5)日出面澄清,即使未滿36周被送到加強型集檢所或防疫旅館,仍會安排婦產科醫師視訊診療,有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病例單日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下午宣布,繼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跟桃園市之後,高雄市、花蓮縣即日起也列為高風險區域。陳時中也透露,目前高雄已經申請啟動居家照護,連花蓮也在整備中,他會盡快讓這兩個地方都啟動。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