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良好飲食配合運動 遠離非酒精性脂肪肝

良好飲食配合運動 遠離非酒精性脂肪肝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臨床上,1名患者因平時愛喝含糖飲料,飲食上也喜歡吃油炸食物,加上不愛運動,某次健康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且出現中度脂肪肝;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施政言指出,脂肪肝嚴重程度可分為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近幾年已逐漸成為文明病之一。
肥胖和三高 提高罹患脂肪肝風險
脂肪肝通常未有任何徵狀,部分患者會有疲倦、食慾差或右上腹部不適等正旺,嚴重時,恐出現黃疸、腹水、水腫,甚至肝昏迷或上消化道出血等併發症;施政言說,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壓等都可能埋下脂肪肝的危險因子,另外像是類固醇或荷爾蒙製劑等藥物,或化學產物也可能造成脂肪肝。
維持正常體重 有效對抗脂肪肝
治療上,應從平時飲食習慣改變、控制體重、血壓、血糖以及血脂肪等工作開始;施政言說,體重過重的患者,建議每周減重進度約1至1.5公斤最佳,避免快速減重,否則容易引發膽結石等疾病,通常經適度的減重後,包括肝功能、脂肪肝等都能有效舒緩。
除非症狀仍未改善,建議可諮詢專業醫師建議,透過藥物治療,防止肝細胞繼續受到損害,有效改善症狀;施政言提醒,研究顯示,部分降血脂藥、降血糖藥等,已能有效控制脂肪肝進展,控制肝功能惡化,因此除了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外,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有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老年人容易因罹患慢性病,累積長期的身體病痛導致憂鬱,以台灣老人年口比例目前約10%,65歲以上的老人已達兩百多萬人,醫療支出是一般人2.5倍左右,萬一有憂鬱現象不但恐增加醫療資源,更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理師聞振祺指出,因此若發現身周圍有老人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3歲藍姓青年,二年前發生意外車禍,當時送醫後並無大礙,沒想到二個月後左下肢出現抽痛及麻熱感,甚至身體逐漸往右傾斜,前往醫院檢查,醫生都說是脊椎側彎,以止痛藥及復健治療。不料身體嚴重變形而無法正常行走,最後求助大林慈濟醫院,終於找出真正病因──腰椎椎間盤突出,經手術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才30多歲的家庭主婦洪媽媽,左手肘提重物、抱小孩與長時間使用手機時有疼痛感覺已3個月。曾經接受過類固醇注射治療,剛開始有明顯改善,但是一個月後又復發了。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復健科葉典松主任醫師指出,洪媽媽在手肘外側有壓痛點,且手腕用力伸展時會引起手肘疼痛,是典型的肱骨外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1歲李小姐抱怨牙齦老是腫痛流血,經過口內檢查及放射線攝影評估,發現口內牙齒已經部份被拔除,而牙肉腫脹流血、伴隨著動搖度增加,周圍齒槽骨也遭受破壞。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官語晨指出,和許多年輕病人一樣,李小姐不敢相信年紀輕輕的自己,竟然會與牙周病扯上關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