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壓不高 但這種病比心肌梗塞危險….

血壓不高 但這種病比心肌梗塞危險 hellip;.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血流重要門戶,長輩主動脈瓣膜若失去功能、狹窄,很容易出現狹心症,患者可能胸悶、胸痛,也很容易喘,症狀和心肌梗塞很類似。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啟宏表示,當出現主動脈瓣膜狹窄,心臟血流打不出去,患者可能短時間致命,有時危險性更甚於心肌梗塞。

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 血壓不一定高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一種老化疾病,年齡越大,發生機率越高。黃啟宏醫師分析,一般人多半認為,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息息相關,但主動脈瓣膜狹窄並非如此,由於心臟血流打不出去,多數患者血壓不高,並不會意識其嚴重性,出現症狀時,有時也會與冠心症、心肌梗塞等疾病混淆,等到中風、猝死,往往為時已晚。

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就醫時,心臟會有明顯雜音,醫師多聽得出來。如果血管狹窄程度小於1平方公分,便一定要動手術,將主動脈撐開,並恢復瓣膜功能。

TAVI手術 侵襲性較低、復原較快

傳統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就得進行傳統開心手術。黃啟宏醫師指出,年長患者、高風險患者由於體力、身體狀況等因素,不一定可以接受傳統開心手術,目前科技越來越進步,針對80歲以上年長患者,可考慮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進行治療。

黃啟宏醫師表示,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時,由於導管管徑較小、較柔軟,對血管、周邊組織較不會產生傷害。導管從腹股溝股動脈進入,植入人工瓣膜,傷口只有約一公分,手術侵襲性比傳統開心手術低。國外患者住院三天即可出院,但在台灣,多住院五到七天,與傳統開心手術相比,復原也比較快。

需經醫師專業評估 擬定適合治療策略

黃啟宏醫師也提醒,「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成功率雖然高,但少部分患者可能在手術中產生心臟突然不跳、中風等風險。治療時,需要專業內、外科醫師共同合作、執行,治療才會精準。另外,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這種手術,必須經醫師專業評估,以擬訂適合治療策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女性停經年紀約45歲到55歲之間,且停經前可能就開始出現月經不規則、熱潮紅、心悸、失眠、情緒障礙、陰道乾澀等更年期症狀,治療上可採荷爾蒙療法,幫助舒緩症狀;高醫附醫婦產部主治醫師彭美瑜指出,過去雖曾有調查顯示,許多婦女擔心荷爾蒙補充會增加罹患乳癌疑慮,但後續研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隨著武漢肺炎患者人數不斷攀升,這波全球疫情持續加溫中,除了配戴口罩、勤洗手之外,防疫消毒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今大家習慣用來消毒的酒精大缺貨,因此,近來強調安全無虞的次氯酸水倍受關注,民眾紛紛搶購次氯酸水來做消毒防疫。   詹富盛醫師接受雲說書專訪中提到,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大醫院是救命的地方,前線基層診所守的好,後方醫院才會好!」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王宏育12日表示,要預防醫療資源崩潰,前線社區診所、醫療群要守好,後方大醫院就能守住。呼籲政府給予診所足夠裝備、資訊、補償、放寬視訊診療,並落實分級醫療,85%輕症至診所,剩下15%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對缺牙患者來說,不只影響外觀,更對發音、咀嚼,甚至健康大有影響。牙科診所鄭名地醫師說,研究指出,5顆以內的缺牙,就足以造成冠狀動脈硬化或心肌梗塞風險的增加。現階段建議以植牙來治療,但因價格較貴,所以也會建議患者考慮製作牙橋或使用活動假牙來矯正。避免「植體周圍炎」! 植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