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液中的清道夫 ! 『小麥草』的秘密!神奇酵素與功能!你一定要知道!(歡迎分享)

血液中的清道夫 ! 『小麥草』的秘密!神奇酵素與功能!你一定要知道!(歡迎分享)

小麥草中的酵素及功能
(1)、酵素
在小麥草汁中發現了 Phyto Chemica(天然植物化合物),都是有助於血液清潔及中和毒素等。新陳代謝的主要原動力是酵素,但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 身體裡本身就有酵素的存在。而葉綠素內有 SOD(超氧化物歧化脢),內有血紅素蛋白質(haem protein)即紅血球內攜帶氧分子的蛋白質,『它可以將致癌物質
Torip 1 和 Torip 2(在烤的肉類中發現最多,是 DNA 突變的導火線)變為無害。』
(2)和防止細胞老化的酵素。
(3)、小麥草的功能
現在人們都攝取過多的肉類、乳製品、罐頭製品等等,都過於重口味,會使血液很容易因此變成酸性的,其實這樣對身體非常不好,血液如果變成酸性就可能使血管開始堆積廢物,血可以流的空間就變小了

故需要透過一些蔬菜水果及小麥草中的鹼性物質,清潔血液中的廢物、毒素等,並除去阻塞在細胞中的廢物,促進循環代謝。俗話說:「人體的老化從血 管開始,而血管的老化則是從血液開始」,當血液中壞的膽固醇太多且氧化,就會破壞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因此要防治心血管疾病,就是要建立強大的抗氧化防護系統。也就是說血液如果能保持潔淨,就能使血管保持通順,那麼身體就不易老化。

小麥草汁可以治很多疾病, 像痛風, 癌症, 糖尿病, 中風痲痺, 氣喘, 血液混濁, 支氣管炎, 白內障, 禿頭, 少年白髮, 甚至對痲風病也有療效. 這些病人對小麥草汁應要有信心, 經長期服用, 就可見其療效.

經醫生和草藥專家研究的結果, 一致都認為小麥草汁是人間的瓊漿玉液. 對多種疾病具神奇療效. 現代醫學已證實小麥草汁是所有疾病的殺手, 更具有醫治現代人頭號疾病殺手-- 癌症的神奇功效.

小麥草汁含豐富營養, 所有的植物和疏菜都含有葉綠素, 但是小麥草所含的葉綠素更為特別. 因它可以融入人類血液40%之多. 因此小麥草的葉綠素被稱為人類的綠色血液. 服用小麥草汁可獲得最好品質的營養並可預防和治療疾病. 生病的病人服用, 可增強體力, 強化和促進細胞再生.

在家就可栽種小麥草. 栽種方法:

準備8-10個較大的花盆.
填滿泥土, 泥土中不要有任何化學肥料, 殺蟲劑之類的成份.
一盆須準備,100gm 的小麥種子.
先將小麥種子浸水一夜.
隔天將種子均勻灑在泥土上, 用手稍為施壓, 將種子壓入泥土中約半英吋即可.
每日每晚澆水, 直到發芽.
照此方法, 再種種子在另一花盆. 發芽之後在再種另一盆. 如此淪流栽種.
置花盆在通風陰涼處.
約一星期, 小麥草即可長到7-8 英吋 .就可收成了. 不要讓小麥草長出高過這個長度.

服用方法:

每日採摘一盆小麥草, 連根將小麥草拔起, 用剪刀剪去根部.
加水將小麥草打成汁 (水約小麥草份量的1/4).
不要一口就喝掉, 慢慢喝.
病人應早晚各服用一次. 一次至少50ml .一日兩次共100ml.
最初服用小麥草汁, 份量要少. 大約25-30ml 一次 . 再慢慢增加份量.
舊疾和慢性病病人, 一次要服至少 250-300gm 的小麥草..
你可在準備小麥草汁時可加入 薄荷葉, 但不可加檸檬汁或鹽.
可加蜂蜜增加味道, 但確定所加的蜂蜜為純正蜂蜜.
在服用小麥草汁, 一小時前後不要進食 .更不要和任何水果一起服用. 小麥草汁會失去它的效用.
做好小麥草汁後, 三個小時內必須服用. 不然小麥草汁就失去了它的效用. 放入冰箱可保鮮一天.

注意事項:

發燒的病人服用後, 可能會引起下猁, 但不必擔心, 因為身體的毒素, 會順著下痢排出體外.
如果服後出現嚴重問題, 應停止服用2-3天. 直到身體恢復正常.
服用小麥草汁, 並沒有任何禁忌. 但是飲食的攝取以健康食物為原則. 避免過重, 油膩,和過甜, 過鹹食品. 
究竟服用多久才能見其功效? 完全視個人的症狀而定. 一般來講, 服用6-12個星期後, 就可見其療效. 當然也可能更久些.
健康的人也可服用. 會更健康. 更有朝氣/ 健康的人每日服用一次 (約 50ml)就可.

血液中的清道夫 ! 『小麥草』的秘密!神奇酵素與功能!你一定要知道!(歡迎分享)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小心肝!其實護肝很簡單!保護肝臟常吃12種蔬菜!

你一定要知道!(分享給朋友,大家一起好健康)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5929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為因應基隆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近日提出類普篩的措施,想要用池化檢驗方式來阻斷傳播鏈。但什麼是「池化檢驗」?簡單地說是將多個檢體同時檢驗,以提高效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表示,因應國內持續調整邊境與國內防疫措施,為兼顧與維持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日公布近7天的確診者基因定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有45例為Omicron的境外移入病例,無中重度以上的病例。 境外移入可看出 各國都有BA.2 羅一鈞表示,數目較多的Omicron來源國以東南亞為主,但從澳洲、美國或歐洲等地來的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有鑑於近來疫情升溫,本土病例屢創新高,加上清明連假將至,人流的移動恐加劇疫情。然近來民眾對於防疫措施有明顯輕忽,特別是實聯制部分,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日再次強調大家應遵守實聯制。 近期指揮中心發現所有人對於實聯制開始輕忽,特別是店家沒掃實聯制也放人進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1)公布,本土個案新增104例,再創近幾個月來新高,前三多的縣市分別是台北市12例、新北市40例、桃園市及基隆市皆為20例;而境外移入新增132例,包含落地採檢75例及居家檢疫57例。 基隆+21 無加速擴散現象 而針對基隆小吃店群聚案,指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