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單一性伴侶也可能罹HPV 嚴重恐致癌

單一性伴侶也可能罹HPV 嚴重恐致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36歲的王小姐與先生愛情長跑16年,生活單純,感情穩定。但從去年12月時腹部出現悶痛感,解便困難,以為是宿便囤積,便不以為意。直到年初至婦產科就診,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抹片檢查,赫然發現已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若再晚一點發現,恐惡化為原位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暨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家崙表示,99.7%的子宮頸癌是因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所引起,HPV主要傳染途徑為性接觸,不論男女,即使是單一性伴侶,也有可能感染及傳染給他人的風險。

張家崙醫師說,根據統據,三成穩定交往的男女,體內帶有HPV病毒,若反覆感染,恐增加罹癌風險。而HPV相當常見,不論性伴侶的多寡,只要另一半有過性經驗,就有感染HPV的風險,因此,不分男女都應施打疫苗。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指出,過去民眾常以為只有性生活複雜者才會感染HPV,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迷思,雖然性伴侶越多感染HPV風險越高,但臨床觀察,亦有不少罹患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患者,卻是穩定伴侶反覆相互感染導致,近年針對穩定伴侶間感染HPV狀況的研究亦不在少數,可見有穩定交往對象的民眾仍不可輕忽!

情侶間主要感染的HPV型別,發現HPV16型感染風險最高,可達其他型別的9倍之多!張志隆醫師表示,HPV16型和HPV18型均屬「致癌型」的高風險型別,女性可能罹患子宮頸(腺)癌、外陰癌、陰道癌,高風險型別在男生也可能引起肛門癌,低風險型別則可導致尖形濕疣(菜花)等疾病;由此可見,HPV絕非女性專利。所以,不論男女皆須預防HPV,施打疫苗,擴大群體保護力的效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10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中報導】有1名4歲女童癢到抓破腳底流血不能走路必須包紮紗布!連7歲的哥哥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兩兄妹雙雙掻癢抓到體無完膚。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小兒免疫醫師余孟恭用藥與飲食、環境衛教3管齊下治療,兩兄妹症狀大幅改善。   兄妹倆都是2歲起出現皮膚症狀,起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菜瓜布肺有救了,本土研究領先全球!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高雄榮總研究發現,透過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治療,可以逆轉老鼠不可逆的肺部纖維化。陽明大學解剖所教授傅毓秀根據研究證據推測,若推展至人體治療,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不會發生排斥反應,患者應該不用保存本身的幹細胞,且動物實驗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年約56歲的男性台商長期睡覺鼾聲大作,近2、30年聞不到味道,嗅覺幾乎喪失,一直無法有效改善。3個月前經親友介紹返台接受治療,檢查後發現不僅有鼻中膈彎曲、鼻過敏現象導致鼻黏膜腫大、中鼻甲和篩竇有部分瘜肉增生,同時合併軟顎鬆弛且懸壅垂較長及重度呼吸中止等各種病灶。所幸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聞時常報導的癌症,不管是名人罹癌或是十大癌症之首,常常都是大腸直腸癌。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社區營造東健康中心,張勤斌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是腸黏膜細胞因受到致癌因素影響,漸漸由瘜肉轉變為不受控制的癌細胞,不斷增生且不正常排列。增生過程會向旁邊的其他身體組織擴展,甚至轉移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