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便便時,回頭多看一眼 但更重要的是記得去篩檢

便便時,回頭多看一眼 但更重要的是記得去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聞時常報導的癌症,不管是名人罹癌或是十大癌症之首,常常都是大腸直腸癌。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社區營造東健康中心,張勤斌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是腸黏膜細胞因受到致癌因素影響,漸漸由瘜肉轉變為不受控制的癌細胞,不斷增生且不正常排列。增生過程會向旁邊的其他身體組織擴展,甚至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腫瘤發展過程造成大腸出血、腫瘤過大也會造成大腸阻塞。

不是沒症狀就沒腫瘤 糞便潛血反應可偵測 

張勤斌強調,早期大腸癌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不是沒有症狀就沒有腫瘤。初期可能是大腸長出瘜肉或是良性腺瘤,漸漸轉變成惡性腫瘤。期間可能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輕微出血,通常是糞便摩擦到腸道的瘜肉、良性腺瘤或惡性腫瘤所造成。所以透過糞便潛血篩檢,可以及早發現腸道是否有出血現象。如果潛血反應陽性,則需再接受大腸鏡進一步檢查,確認大腸是否有瘜肉或是良性腺瘤可以及早切除避免轉變為惡性腫瘤。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張勤斌提醒,如果已經有大腸癌可能會有經常性便意、大便頻率改變,或大便粗細型態改變,肛門排便時疼痛或肉眼可見的鮮血,或貧血。若出現照些症狀應儘快就醫,由醫師評估後續檢查與治療。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免疫法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沒有症狀的民眾,可以透過篩檢及早發現大腸是否出血,再配合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大腸病變。

【延伸閱讀】

晚期更年期前乳癌治療新契機! CDK4/6口服藥效果佳

太熱!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破皮流血 空調師傅憂鬱難工作

什麼病瘦掉半個人 還得當心皮膚關節慢「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4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適逢雙十國慶日,為給予加護病房患者加油打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護理師陳俞廷親手為一名罹患腸阻塞及慢性肺阻塞肺病的白伯伯繪製一面國旗,讓這名忠貞愛國退休高中歷史老師白伯伯在醫院也能參與專屬的升旗典禮,此舉不僅逗得白伯伯眉開眼笑,也讓周邊的患者跟著揮手示意,為加護病房增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小姐有失眠症,定期服用安眠藥,但受到疫情影響,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有睡眠困擾者 吃藥前應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男生的青春期發育時間介於9到14歲之間,但每個人差異性不同,通常在量測陰莖的長度上,是從根部開始量起,但對於皮下脂肪較厚的孩子,視覺上覺得長度不夠往往是陰莖埋在皮下造成的錯覺,又稱包埋式陰莖。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內分泌科劉明侑醫師表示,男生進入青春期後,第二性徵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發布,新增2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由菲律賓入境20多歲該國女性(第549例),與由美國入境本國籍30多歲男性(第550例),入境時都沒有不適症狀,但第549例竟第3次採檢才確診陽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549例因工作9月3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