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便便時,回頭多看一眼 但更重要的是記得去篩檢

便便時,回頭多看一眼 但更重要的是記得去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聞時常報導的癌症,不管是名人罹癌或是十大癌症之首,常常都是大腸直腸癌。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社區營造東健康中心,張勤斌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是腸黏膜細胞因受到致癌因素影響,漸漸由瘜肉轉變為不受控制的癌細胞,不斷增生且不正常排列。增生過程會向旁邊的其他身體組織擴展,甚至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腫瘤發展過程造成大腸出血、腫瘤過大也會造成大腸阻塞。

不是沒症狀就沒腫瘤 糞便潛血反應可偵測 

張勤斌強調,早期大腸癌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不是沒有症狀就沒有腫瘤。初期可能是大腸長出瘜肉或是良性腺瘤,漸漸轉變成惡性腫瘤。期間可能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輕微出血,通常是糞便摩擦到腸道的瘜肉、良性腺瘤或惡性腫瘤所造成。所以透過糞便潛血篩檢,可以及早發現腸道是否有出血現象。如果潛血反應陽性,則需再接受大腸鏡進一步檢查,確認大腸是否有瘜肉或是良性腺瘤可以及早切除避免轉變為惡性腫瘤。

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張勤斌提醒,如果已經有大腸癌可能會有經常性便意、大便頻率改變,或大便粗細型態改變,肛門排便時疼痛或肉眼可見的鮮血,或貧血。若出現照些症狀應儘快就醫,由醫師評估後續檢查與治療。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免疫法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沒有症狀的民眾,可以透過篩檢及早發現大腸是否出血,再配合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大腸病變。

【延伸閱讀】

晚期更年期前乳癌治療新契機! CDK4/6口服藥效果佳

太熱!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破皮流血 空調師傅憂鬱難工作

什麼病瘦掉半個人 還得當心皮膚關節慢「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4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最近台灣的疫情大爆發,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成了居家辦公的小宅,為了健康著想,減少出門、勤洗手成了大家的必要任務,不過再怎麼待在家,總會有一些必須出門的時候,這時就算戴好口罩、備好酒精,依舊容易有一些會被忽略的小細節,以下整理5個防疫期間容易忽略的破口! #防疫漏洞小提醒|口罩沒收好 雖然現在許...

閱讀詳情 »

悶熱夏季問題特別多,別說臉部的出油、爆痘,還會出汗、悶熱而容易引得尿道炎的復發,讓許多女孩不堪其擾。除了勤喝水、穿寬鬆的衣物以及注意個人衛生、不憋尿外,其實平常也可以多吃一些有利提升抵抗力的食物,讓這個夏季尿道炎不再找上門。 #預防尿道炎的飲食推薦|蔓越莓 都說女生多吃蔓越莓是好事,特別是有尿道炎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國今天新增476新增本土病例,另加35例校正回歸個案,總共511本土確診案例,其中新北市229例,台北市149例,而苗栗因電子大廠群聚事件嚴重,一口氣增加66例。 6月14日為第3級警戒的期限,但近日疫情又起,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是否提升至第4級、直接封城,將持續觀察...

閱讀詳情 »

2021.06.05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5日為止,已經有22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