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認知障礙是失智前兆?大腦遊戲提早預防

認知障礙是失智前兆?大腦遊戲提早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北1名67歲陳先生過去把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退休後閒賦在家,平日健康狀況良好,有空還與友人相約爬山健行。但是,原本對於自己絕佳記憶力為傲的陳先生,最近發現記憶力有減退的現象,遇到久未見面的朋友,竟然叫不出名字,連太太交代要買的東西、與朋友約定見面的時間地點,都必須再三確認。
此外,陳先生還發現學習新事物困難重重,當時正在學習外丹功的陳先生,發現難以記住動作的順序,雖可自理生活,但是這些現象讓他覺得焦慮,決定就醫。
海馬迴無萎縮  為何仍健忘?
收治病例的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傅中玲醫師表示,簡易智能測驗(MMSE)滿分為30分,但是當請他記12樣物品時,20分鐘後他只記得4樣。
但是,陳先生的腦部磁振檢查中發現管理記憶的海馬迴並無萎縮,但是有些「白質病變」。醫師表示,經由類澱粉正子斷層攝影(amyloid PiB PET)發現腦中的確有類澱粉堆積現象,確認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
認知障礙  是失智前兆
傅中玲醫師解釋,輕度認知障礙是介於正常和失智之間的過渡階段。這類的患者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正常,也可自理,但在複雜的事物上有障礙,簡單來說,雖可自理生活,且未達失智標準,日常生活也可自理,但有約15%的認知障礙患者未來可能罹患失智症。
老化問題嚴重 4人有1人患認知障礙
衛福部公佈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8%有失智症、18.8%有輕度認知障礙,推估目前約有24萬失智患者和57萬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每4個老人就有1人有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中約有15%的患者會罹患失智症,比一般老年人的1%的機會高了10倍之多,但醫師強調,並不是所有的輕度認知障礙一定會變為失智症。
醫師指出,要讓失智遠離家中長者,就要讓「大腦做運動」!根據統計,罹患輕度認知障礙者若無持續做腦部運動,轉成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高出4.3倍,而參與研究時簡易智能測驗分數較低者,也是阿茲海默氏症高危險族群。
大腦運動  遠離失智
醫師建議,要讓大腦運動,可經常性的閱讀、玩牌下棋、填字遊戲、彈奏樂器等來遠離失智。此外,65歲以上老人可以每年至少做一次認知檢查,提早預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女人臉上的幾大殺手分別是「青春痘」,「色斑」,「皺紋」還有一個很少人知道的,他就是脂肪粒。 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約針頭般大小,看起來像是一小顆白芝麻,一般發生在臉上,特別是女性的眼睛周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找出長脂肪粒的「元兇」和去除方法吧! (圖片擷取自來源)   找出造...

閱讀詳情 »

撞背(網絡圖片) 以下圖片來源   五臟中,腎的藏在冬季是主導,因此,冬季是藏的季節,是養腎的季節哦。   平時生活中有哪些不花錢的小動作,能幫助我們呵護腎呢?一、捏耳益腎填精腎開竅於耳,能益腎填精。用搓熱的兩手心搓揉耳廓,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3分鐘,再用兩手交替經頭頂拉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從小就養成不挑食、攝取營養蔬果的孩子,學習力比無攝取蔬果習慣的同學竟多出5倍!為推動兒童健康飲食概念,民間企業的「健康兒童全球計劃」已邁向第6年,今年,企業也和宜蘭縣、嘉義市政府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培育百位種子教師,結合地方特色舉辦一系列的「食育課程」。 企業總經理崔伍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