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誰是身體的建築師? 乳清蛋白扮演重要角色

誰是身體的建築師? 乳清蛋白扮演重要角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人體的肌肉生長,跟蛋白質有很大的關係!每天所攝取的營養中,必定不可以缺少蛋白質,蛋白質能幫助長肌肉,可說是身體的建築師,而且蛋白質是所有營養素中,最能維持飽足感的成分,因此對於控制體重、塑身也很有幫助。尤其是乳清蛋白,不只能幫助長肌肉、增加飽足感、控制體重,還有助穩定血壓、血糖、血脂,以及減少發炎因子產生。

每人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應佔熱量的12-15%

每天所攝取的營養素中,需要多少蛋白質?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胃腸肝膽科主任譚健民表示,每人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應佔熱量的12-15%。以男性而言,每天攝取2200大卡熱量,則蛋白質應佔330大卡,就大約要82g蛋白質;女性每天攝取1600大卡,蛋白質大約要240大卡,就要有60g蛋白質。至於蛋白質來源主要是肉魚蛋豆類,而五穀根莖類、蔬菜與奶類也含有蛋白質。

攝取蛋白質最可以維持飽足感

譚健民主任指出,人體的肌肉生長,跟蛋白質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吃蛋白質最可以維持飽足感,因為蛋白質在體內消化的時間比較慢,而且也不會有血糖飆高的問題;其次才是未經加工過的碳水化合物如蔬菜、全穀類與水果,至於高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則是糖份分解速度極快,往往最無法讓人感到有飽足感;而且想要吃蛋白質長肌肉,以乳清蛋白的功效最被稱道。

吃乳清蛋白可以精準掌握攝取量

對於想要減重或是塑身族群而言,攝取乳清蛋白就非常有其意義,至於一般人需要額外補充乳清蛋白嗎?譚健民主任解釋,吃一般食物需要經過腸胃吸收、消化、轉換,除了時間會拉長外,所吃下的就不止蛋白質,還包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若沒有精準掌控,就很有可能吃下太多熱量。透過調配好的乳清蛋白,可以精準的掌握攝取的量,而且乳清蛋白還不只幫助長肌肉、增加飽足感、控制體重,也有助穩定血壓、血糖、血脂,以及減少發炎因子產生。

選購前應注意成份列表

市售乳清蛋白琳瑯滿目,要如何選擇?譚健民主任建議,在購買之前應先評估自己需要哪種乳清蛋白,應注意成份列表,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有些產品是針對增加肌肉,有的是增加體重,若是要減脂,每份熱量不宜提供太高,若為了增加肌肉,適量熱量提供,可幫助蛋白質發揮更好效果。也有產品不是只有蛋白質,還添加維生素、礦物質、MCT中鏈三酸甘油脂油及麩胺酸等全營養成分,添加維生素或礦物質,可幫助熱量代謝與運用,至於MCT中鏈脂肪酸,可快速轉換成熱量且較不易累積在體內;另外,如果要增肌,別忘了配合負重運動,才能幫助肌肉建構得更理想。

参考文獻

Karelis AD, et al. Effect of cysteine-rich whey protein supplement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uscle strength and lean body mass in non-frail elderly subjec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study. J Nutr Health Aging 2015; 19:531-6.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經常聽別人說:「我看上去不胖,但是撩開衣服,肚子卻很大。到底怎麼回事? 答案很簡單,因為你的「內臟脂肪」太高了!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究竟什麼是內臟脂肪呢? 內臟脂肪是人體脂肪中的一種,不同於我們所常見的「脂肪肥肉」,內臟脂肪是存在於我們的腹腔內的,主要圍繞著人體內臟器...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茶葉是一種很有講究的養生食材 有一定的食物禁忌。如果茶葉與其他食物亂搭配的話,就會有食物相剋的現象出現,從而產生致病的有毒物質,影響人體的健康! 下面這六種食物決不能與茶葉同吃哦~   1、茶和白糖: 茶葉味苦性寒,人們飲茶的目的就是借助茶葉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下同 說起耳道炎大部分的人都出現過,不僅疼痛的過程讓人難以忍受,而且並沒有太大的辦法去對付它,有的人會選擇吃止痛藥作為暫時的緩解,其實還有一些土方法值得我們去嘗試一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準備一雙白色乾淨的襪子和粗鹽。 接著把粗鹽倒在襪子裡面,份...

閱讀詳情 »

  一直以來,中醫總處在相對矛盾的狀態。有的人嘆之神奇,而有的人則痛批其一無是處。 中醫中藥是我大中華的精華,藥理藥學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瑰寶。若你聽到有人在高談闊論中西相比誰更好,那我只能呵呵噠,偽醫學!為什麼?中西醫根本沒有可比性。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中藥重在調,西藥重在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