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讓帕金森氏病症重掌人生主導權-淺談幹細胞療法

讓帕金森氏病症重掌人生主導權-淺談幹細胞療法

(醫美時尚 No.120/4月號)

目前65歲以上銀髮族人口中,約有1至3%人口患有帕金森氏症;男性較女性容易罹患,男女發病率約為5:4。雖然帕金森氏症發病年齡以50至79歲居多,與其他常見的老年神經退化性疾病,像是阿茲海默症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已逐漸取代癌症,成為銀髮族的頭號殺手。

帕金森氏症是銀髮族的專利嗎?

這個疾病並非老年人的專利,有半數患者在60歲以後發病,另一半則在60歲之前。加上功能醫學的精進,讓世人逐漸瞭解,這個疾病在不到40歲的人身上也會發生。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名人如美國前司法部長雷諾(Janet Reno)、拳王阿里(Muhammad Ali)與演出「回到未來」的影星米高福克斯(Michael J. Fox),另外像是希特勒、鄧小平、台灣著名音樂家李泰祥等人。

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為何?

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會有肢體不協調、僵硬、顫抖、遲緩等等表徵,此外,有些患者還會有走路、說話、睡眠、排尿與性功能等等的障礙。患者為何會有這些變化?人體的自主運動主要由大腦深部的基底神經節所控制,而這些運動訊息的傳遞,則由「多帕胺(Dopamine)」負責,多帕胺由位於中腦的黑質部組織裡的多帕胺神經元所產生,多帕胺神經元的數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成反比,而罹患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多帕胺神經元凋亡的速度則更為迅速,導致腦中無法產生足夠的多帕胺來傳遞訊息指揮身體,就像沒有塔台的國際機場,所以當腦部的多帕胺不足時,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肢體障礙,最後導致身體不聽使喚、失去自主活動能力,最後只能臥床或坐輪椅。

另外,研究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腦中黑質多帕胺神經元中有些不正常表現的脂蛋白質,如LRP,這些使壞的脂蛋白,讓帕金森氏症成為一種神經細胞的傳染病,就像點燃一張衛生紙,如果不馬上將火苗捏熄,一會兒功夫,整張紙就燒成灰燼,神經細胞脆弱得如同衛生紙,而火苗就像功能失常的神經細胞,因此,患者在罹患帕金森氏初期,患者就應該積極接受治療,抑止鐘擺效應繼續擴大,阻斷失能的神經細胞將錯誤的訊息傳遞與複製下去。治療帕金森氏症像是一門藝術,每個案的情況都不同,醫師針對患者不同病情,施以不同的治療方針,叮嚀患者切莫自己當醫生,自己配藥,更不可拖到病情已經到了中期、末期才接受治療。

除了藥物、手術,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隨著幹細胞療法的突破,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方法。根據美國國家帕金森氏症基金會(National Parkinson Foundati-on)資料指出,幹細胞療法可以將幹細胞誘導發育成各種組織與器官,是目前許多疾病治療的新方針,醫界更寄予厚望。

Euro STELLS是歐洲關於幹細胞研究的一項合作計畫,由歐洲醫學研究理事會主持,近年來對於幹細胞研究的發展有很卓著的貢獻,研究團隊指出,將神經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多帕胺神經細胞移植到實驗動物受損的大腦黑質區時,幾乎可以完全治癒疾病動物的行為遲緩現象,而且,移植進去的神經元在分化、存活和重新支配等各種大腦相關狀況非常良好。醫界非常期待這類的帕金森氏症細胞替代治療研究成功後,能將適合且安全的細胞移植到帕金森氏病患身上,讓患者可以重掌人生主導權,遠離顫抖人生。

現正與Euro STELLS合作的Arenas教授更強調:「過去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多帕胺神經細胞移植到罹患帕金森氏病的動物腦中時,這些細胞會不正常聚集,有些甚至出現癌化的現象,或是移植的神經細胞不明原因凋亡,運用神經幹細胞所分化出來的神經細胞更安全,且分泌多帕胺的能力更好。」這些神經細胞可由牙幹細胞分化而成,因此,現在儲存牙幹細胞,等於幫一個家庭買了一張終身的健康保險。

除了積極就醫,家人還可以幫上什麼忙?

患者因為活動機能持續退化、不聽使喚,心理層面出現挫折與沮喪感等負面情緒,極可能加深病情,建議除了接受醫師的治療外,家屬的精神支持顯得非常重要,此舉可以避免患者陷入憂鬱的囹圄。家屬經常陪伴患者適度的運動,不但有助於減輕症狀,也能放鬆患者的心情。若行有餘力,還可以鼓勵患者學習手工藝、繪畫、多聽音樂,用藝術的渲染力陶冶心靈,能忘卻病痛,提升生活品質。目前臺灣有不少帕金氏症的病友團體,建議病患與家屬儘量加入並參與其活動,不但可以獲得更多專業照護知識,透過病友家屬間的經驗分享,對於患者與家屬都具有正面的幫助。


讓帕金森氏病症重掌人生主導權-淺談幹細胞療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家有「看骨科」的經驗嗎?有鄉民在批踢踢八卦版上發文說骨科每次都只是開止痛藥或開刀 根本沒屁用說骨科醫師每次診療只會說「骨頭沒問題,要不要吃止痛藥」常常被氣到規懶趴火於是釣到了帥氣的自含懶叫骨科大發文回覆意外的點出健保弊病啊!以下引用骨科大的回文 幹,拎杯骨科啦現在出來大家都一直叫我含,阿就真的含...

閱讀詳情 »

醫生說吃藥也不會好! 靠飲食自救的真人實證食譜書   1周養命建議菜單╳6大外食族的飲食關鍵╳60道美味的瘦身食譜 從現在開始執行自救飲食法,向破少年說掰掰!   【專業審訂】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副院長陳俊榮博士 【名人推薦】勇敢抗癌大使 余苑綺、《時報周刊》生活健康資...

閱讀詳情 »

我救回了自己!   「いただきます!(我要開動了)」,雙手合十,這在日劇中常出現的飯桌畫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這再平凡不過的話語,曾經我也以為不過就是日常用語「我要開動了」罷了,偶然機會下,我發現了另一種解讀,第一種意義是「感謝準備食物的人,無論是燒菜、種菜、送菜、把魚抓上來的人等等」,...

閱讀詳情 »

打坐又稱靜坐(西方又稱冥想),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進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因為打坐,致心一處,使大腦入於靜定狀態,把散亂的心安定下來,心境達到清凈安祥,氣脈自然暢通。 正如因是子所說:「內功粗者可以祛病,精者乃可成道。」總之,若能如法打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