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者也可能發生低血糖 如何避免?

糖尿病患者也可能發生低血糖 如何避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患者不僅會因高血糖誘發糖尿病酮酸血症、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等急性併發症,也可能因低血糖導致心悸、手抖、冒汗、頭暈甚至意識混亂、昏迷、抽搐,嚴重恐危及生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郭雅雯指出,當血糖濃度小於70mg/dl就為低血糖,這時因高濃度急速下降,即使血糖值正常或偏高,也有可能發生低血糖症狀。

 食慾不振仍打同劑量胰島素 糖尿病患引發低血糖

一名65歲女性,有糖尿病史,在外院使用預混型胰島素控制血糖,某次因突然意識不清緊急送急診,經檢查血糖值為30mg/dL,所幸經給予葡萄糖水後逐漸恢復意識。郭雅雯主任表示,考量患者常發生低血糖情況,加上急診時血糖不穩定,因此安排入院治療,進一步諮詢後發現患者近期食慾不振,卻仍施打同樣劑量的胰島素,且無定期測量血糖習慣,才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激烈運動後未補充醣分 小心誘發低血糖

郭雅雯主任說明,糖尿病藥物中會導致低血糖的藥物包括胰島素、磺醯脲類及非磺醯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尤其當處於未進食下施打胰島素或服用低血糖藥,或激烈運動後未補充醣分、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空腹喝酒等因素都可能埋下低血糖的危險因子,因此除了定期測量血糖習慣且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必要時也得藉由調整藥物,幫助改善低血糖情況。

懷疑低血糖可取15法則 必要時應盡快就醫

若臨床上懷疑為低血糖時,就須立即檢測血糖,若無法檢測血糖仍得視同低血糖處理,可採取15法則,也就是當血糖低於70mg/dL時,立即補充給予15公克的糖,並於15分鐘後再測血糖,若仍低於70mg/dL,則再補充15公克的糖,但若15分鐘後再測血糖,仍處於低血糖狀態則須立即送醫治療。郭雅雯主任呼籲,糖尿病患者及家屬都應了解如何緊急處理低血糖情況,尤其使用胰島素的病人,若有任何疑慮也應諮詢專業醫師,避免引發併發症。

【延伸閱讀】

「疫起控糖 安心腎利」 2021世界糖尿病日活動起跑

雲端醫護助力糖尿病治療 血糖管理更即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無論是你平時下館子喝到的鮮美濃湯,還是火鍋里特有的清湯鍋底,都少不了一根棒骨。棒骨售價便宜,沒有啃頭是它一大特點,但是熬出來的鮮湯卻人人愛喝。除了軟滑如腦花的骨髓,它還能讓一鍋清水變成像牛奶一樣又白又濃的奶湯。喝下幾口,渾身每個細胞都洋溢著溫暖的快樂。 圖片來源 一根棒子骨的營養價值 抗衰老先鋒 一...

閱讀詳情 »

我們大家都難免會生病,但是在病情惡化之前其實都會有好幾種身體訊號,以下是9種身體疾病的徵兆,快來一起看看避免憾事發生吧! 下圖來源/via   1. 心臟   如果你有心臟方面的疾病,靠近心臟的胸腔區域可能會疼痛,但除此外也可能會有左手及上背部的疼痛。心臟若是出了任何問題都有可...

閱讀詳情 »

酒吧是青年人社交的主要場所之一,留學歐洲和北美的人應該體會的尤其深刻,面對如此魚龍混雜的場合,女生要做到時刻提高警惕,保護自己。尤其是面對各種貌似友好的邀酒行為,我們在預知自己酒量的同時,也要避免喝一些高度的烈性酒,下面就列舉一些俗稱的「失身酒」。建議姐妹們,如果不是特別熟識信任的朋友邀杯,建議不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