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最近在台灣最紅的話題,除了選舉以外,就是臺北市政府最近公佈了城市中埋在地底的飲用水管線,其實有許多部分還是停留在1970年代沿用到現在的「鉛管」。在整個台北市當中,有高達605個路段仍使用鉛管來傳輸飲用水,總長竟有驚人的106公里這麼長。

影響的範圍包含了3萬戶的台北市民,這是非常令人頭皮發麻的資訊。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為何使用「鉛管」會令人覺得不妥呢?

根據國內的《環境研究國際期刊》研究資料顯示,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另外,如果是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飲用含有鉛的飲用水時,會影響智力以外,在感知能力還有社交上比較起一般孩童,會有高達5倍的差異。當然,對於成人也是有影響的。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由於技術跟材質不斷的演進,埋在地底下的自來水管在材質的使用上,其實一直都有在改變,但是因為諸多原因,並沒有全面更新所有的管線,才會造成今日的問題。

▼「如果我是台北市民,我該如何知道我有沒有喝到『鉛水』?」

有熱心的網友,在資料公布的第一時間,就將含有鉛管的地區標示在Google地圖上面了。大家可以先上去查看看是否住在含有鉛管的區域。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如果發現了自己可能住在附近的區域,自來水公司也提供了更精確的方式來查詢。首先大家要先把自己的水費帳單找出來。在下圖紅色框框的地方,大家可以找到你的「水號」。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然後請上「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官網,點選「鉛管查詢與說明專頁」,就會發現下面的畫面。然後再輸入剛剛的水號查詢。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出來的結果如果顯示「本戶給水外線為鉛管」,大家就要多多注意家中的飲用水了。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而新北市也公布了擁有「鉛管」的地區資料,主要集中在中和、永和、新店、三重,一共有5萬多戶的居民有鉛水影響的問題,而其餘的地區並沒有這樣的問題,住在新北市的居民如果有擔憂,也可以利用上述的方式一起查詢。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如果是鉛水影響的家庭,該如何把污染減到最低呢?

1. 在家中裝設淨水器,就能避免絕大部分來自水中的污染。

2. 如果家中有長達5-6小時完全沒有用水,回家用水時,先打開水龍頭,讓水流至少2分鐘-5分鐘,才能把管線中溶解出來的鉛排掉。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已故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生前也曾對於如何避免「鉛」對於身體健康提出了10點建議。

造成人心惶惶的「鉛水風波」真相全公開,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你必須這樣做才能避免成為無辜受害者!

鉛沒有安全值,而且無所不在。若要減少鉛暴露所造成的傷害:

1. 定期清洗水塔。

2. 取晚上的水當飲用水,早晨的水當澆花、沖馬桶、清潔用,可以減少鉛暴露。

3. 不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

4. 不喝大骨湯、不吸食骨髓、不吃骨頭製品。

5. 不用色彩鮮豔餐具接觸食物,也儘量不用色彩鮮豔的吸管喝酸性飲料,如果汁、汽水、可樂等。水晶玻璃的餐具也可能含有鉛,勿裝熱食及酸性飲料。

6. 彩色油漆或老舊房屋的油性油漆可能會含有鉛,油漆剝落的粉塵可能會汙染生活環境。遊樂設施若是彩色油漆,兒童遊戲後務必以肥皂洗手後再進食。

7. 嬰幼兒勿啃咬色彩鮮豔的玩具及衣服上的彩色貼圖。

8. 口紅、指甲油等彩妝用品,也可能含有鉛。

9. 血鉛的半衰期為30天,多吃高鈣食物以減少鉛的吸收。高鈣食物如:磨咬碎的黑芝麻、小魚乾、蝦皮、櫻花蝦、紫菜、乳酪、芥藍等。

10. 多運動排汗。

 

台北市長柯文哲已經在日前的新聞中承諾,將原本需要10年才能全部更換完成的「鉛管」,縮短時效,在3年內全部汰舊換新。但是在完成之前,大家對於家中的飲用水,還是要多多注意,畢竟身體健康一旦受損了,可不是花小錢就可以解決嘍。趕快把這些重要的資訊分享給周遭的朋友們,不管你是否住在鉛管的區域內,又或是你根本還不知道,多多預防就是一種愛家人又愛自己的方式喔。

相關推薦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生命總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在努力克服疾病意外之後,總想要重返職場找尋自己生命的價值,重建自己生活的定位,然而,重回職場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習以為常的工作,在受到疾病意外等重創後,變得困難重重,更有甚者,完全無法回歸職場,這時,職務再設計也許可以協助申助身心障...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桃園報導】 桃園遠東百貨與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合作,自12月11日(六)至12月12日(日)13:00-18:00於1樓SK-II旁舉辦莫德納疫苗快打站,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者、接種第一劑莫德納滿4週或接種第一劑AZ滿8週者,即可攜帶健保卡、小黃卡免預約現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哈菸族」人口持平,根據國健署最新2020年針對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紙菸吸菸率2020年為13.1%,相較2018年的13.0%,沒有顯著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健署進一步分析發現,吸菸者在18歲及20歲以前第一次吸菸分別就占了63.6%及78.3...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抗癌,千萬不要以為年輕就是本錢!國內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調查發現,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CRF)問題,且最新一項針對婦癌患者的研究更發現,因癌症治療而產生的癌疲憊狀況,竟然以「21到59歲」的青壯年、中年族群,其嚴重程度遠高於「逾60歲」的老年族群,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