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戒菸仍會心肌梗塞? 家族病史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心肌梗塞總是來的突然又無法預測,讓不少民眾憂心忡忡!像是今年43歲、有家族病史的蔡先生,平時熱愛慢跑運動、也沒有抽菸等不良習慣,但卻在40歲那年因心肌梗塞而被送至急診。醫師提醒,心肌梗塞好發於45歲以上男性和55歲以上女性,但有家族史的民眾,發病年齡可能會提早許多!

平時有慢跑習慣的蔡先生,直到現在回憶起發病時的情形,仍然難以置信!平時有慢跑習慣的他,始終認為自己正值青壯年,也沒有抽菸等不良習慣,因此雖然偶爾會有胸腹悶痛、易喘病症,仍不以為意。一直到某日慢跑完後,突然嚴重發作、喘不過氣,送至急診後,才被確診為心肌梗塞。

負責收治蔡先生的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方志元醫師表示,自出生起,我們的血管壁上便逐漸開始堆積脂肪,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能力、激素水準等指標下降,血管壁會逐漸形成阻塞而導致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

方志元醫師進一步說明,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症)是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風險的常見主因!患者會因無法正常輸送血流、提供心肌足夠的氧氣與營養,進而引發胸痛、呼吸急促、上肢疼痛、盜汗、嘔吐等症狀,這也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根據統計,45歲以上男性和55歲以上停經後女性,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而三等親內有早發性心臟病的民眾,罹患冠心病的年齡則可能提早許多!像是案例中的蔡先生,雖沒有抽菸等易導致心肌梗塞的誘發因子、平時也有運動習慣,但因有家族病史,發病時年僅40歲,比男性冠心病好發年齡低了5歲!

不過,有民眾質疑,既然做運動、不抽菸都無法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那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到底該怎麼應對冠心病的發生?對此,方志元醫師強調,雖然醫師無法保證減少誘發因子就不會發病,但換個角度想,「就是因為蔡先生平常都會慢跑,也有遵照醫囑,避免危險因子,所以發病後才能被搶救回來。假設蔡先生有抽菸習慣,那後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而蔡先生在被送至急診後,醫療團隊先予以傳統金屬心臟支架置入手術,但症狀仍未消失、有部分血管未疏通;因此在主治醫師評估後,蔡先生便在第二次手術時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不只解決悶痛等症狀,回診時血管也已慢慢恢復自然原貌。蔡先生更開心的說,終於可以重拾慢跑樂趣,前陣子還成功挑戰馬拉松比賽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28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40多歲的小鄭,年輕時身強體壯,從來沒有為房事煩惱過。然而,半年前升任主管後工作量倍增,壓力遠大於從前。雖然每周與老婆恩愛次數沒減少,但每晚行房時間卻龜縮,被老婆嘲笑是不是想「打完卡就走人」。後來在老婆的「陪同」下找中醫師看診,才得知小張性能力下降是因為更年期,內分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現年38歲的陳先生(化名)在6年前發生出血性腦中風,中度中風讓他癱瘓在床、肢體無力,而在復健過程中卻又因肌肉張力異常,出現嚴重的肢體痙攣。正逢盛年的陳先生雖然大受打擊,卻不屈服於命運的捉弄,他在住院期間便積極進行復健運動,連續四年持續施打肉毒桿菌素而順利地改善肢體痙攣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漸漸炎熱,許多人都陸續將厚重冬裝收起,換上清涼的夏裝準備迎接酷暑,台北市一名26歲車展辣模經過秋冬進補的熱量囤積後,牛仔褲扣不起來的腰腹肉、穿短褲被褲管勒出痕的大腿根部等肥胖部位,再也無法靠衣服遮掩,讓她屢屢遭廠商退通告,保守估計一個月損失近十萬元的活動收入,在進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全球大流行的 COVID-19 截至目前仍然無法有效遏止,一旦轉為重症,生命將受到威脅。美國紐約大學研究發現,深層肌肉痠痛、血清轉氨酶ALT升高和血紅蛋白升高的組合,可能就是嚴重肺部疾病的預警信號,肝功能良好與否在這次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肝臟是解毒器官,除了解毒,對於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