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藥檢驗錯誤常發生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69歲的馬林艾瑞克斯先生去年的切片被送去診斷,發現罹患前列腺癌。他在擔憂之餘,想著是要切除前列腺,還是進行放射線治療。幾天後,他的醫師又打電話給他,告訴他檢驗發生了失誤,實驗室搞混了他的檢體,他並沒有罹患癌症。他說,他很替自己開心,但也對那位真正得癌症的人感到難過。

類似這樣的錯誤情況比大家想像得都還要多,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是有研究預估在美國一年大概會發生上千件醫檢所搞混病人檢體的情況。雖然有DNA可以分辨,但病人需要負擔300美金的成本,而且醫檢所也拒絕全面採用這種方式,它們說弄錯病人檢體的情況太少見了。

醫藥檢驗錯誤常發生

Strand Diagnostics是少數採用DNA技術辨別病人檢體的檢驗索。醫師先用棉棒採集病人口腔細胞中的DNA,Strandy再從醫師那取得到病人的DNA,掃描成條碼,用以區分病人。若病理學家發現病人的檢體有癌細胞,他們會把檢體細胞送至Strand。若該細胞與Stand保留的病人DNA吻合,就代表檢體正確。若不吻合,就代表實驗室搞錯檢體了。

在2011年,在美國發生了一起重大檢驗醜聞。有兩位男人的檢體證實得到前列腺癌而遭前列腺割除,但事後發現根本是場大烏龍,檢驗所搞錯了他們的病人檢體。研究者事後分析了10000名病患的檢體與其DNA配對,結果發現高達27%的病患檢體是錯誤的。在6733個血液檢體中,有0.5%的檢體被掉包了。

在檢驗所,有些錯誤是很明顯的,例如要檢驗腦細胞,送來的卻是肺部細胞。但有時錯誤卻不明顯察覺,這時只能靠病人DNA與檢體互相配對看是否吻合。Strand的執行長提供研究者13000名來調查前列腺癌的病人檢體,研究者發現0.26%的檢體是完全被調換過的,但也有0.67的檢體是經過部分調換的。

錯誤機率看來不高,但是在獨立的實驗室中,錯誤發生的頻率可能還更高,高達3.14的檢體遭過事前破壞。要彌補檢驗的錯誤成本昂貴,因為很多保險公司寧願負擔檢驗費用,也不願補償病人因為檢驗錯誤造成的損失。病人可以自己負擔用DNA複檢的費用,但是不能確保醫檢所會認真採用。

為了提倡用DNA複驗檢體的方式,一群病理學家決定解決經濟上的困難,畢竟無必要的醫療還有事後的法律糾紛造成的社會成本更高。若不使用DNA複驗法,病理學家需要事前做26個步驟,包括在每個檢體的試管上貼貼紙,確定病人姓名,然後送檢驗等等,這些成本高達美金一百多元。也因此使用DNA複驗是最終最有效率並且準確的鑑定法。

參考資料:

the-lab-says-its-cancer-but-sometimes-the-lab-is-wro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初經來潮,喜事卻變大災難!40多歲的蔡小姐回想,國中初經來潮卻出血停不了,甚至因為經血過量、貧血,導致短暫失去視力,緊急住院1個月後才控制住血流不止的狀況,嚴重影響生活,並因此辦理休學,背後禍首就是類血友病在作怪。國內推估全台約有2萬3000名類血友病患者,確診卻往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想要保命,得靠平時定期癌症篩檢,而台北市民現在完成篩檢還有好康可以拿!台北市衛生局今(8)日宣布即日起,在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舉辦為期4個月活動,只要是首次參加大腸癌、乳癌篩檢及6年以上未做過抹片者完成篩檢者,就有機會拿到全聯「百元加菜金」兌換...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迅速回到懷孕前的窈窕身材是許多產後媽媽的最大期待,怎麼做?其實有撇步。剛生完第3胎、快速恢復產前體型的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楊紓怡就公開自己的瘦身方法,首推「餵哺母乳」,因為母乳一天可以多幫媽媽們代謝500卡左右的熱量。亦可每日早晚穴位按摩,助消水腫讓皮膚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