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東洋簽約國際藥廠開發困難學名藥 2024攻美國市場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近日宣布與國際藥廠簽約,共同合作開發Octreotide LAR困難學名藥,簽約金與里程碑金共500萬美元,預計將於2024年進軍美國市場。

台灣東洋總經理施俊良表示,Octreotide LAR為微球劑型藥物,是治療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肢端肥大症的第一線用藥,由於微球劑型開發技術難度高,且依據美國FDA規範,學名藥上市前需執行生物相等性試驗(BE),以證明藥品在有微球包覆下,與原廠具有相同的緩釋效果。原廠專利雖已於2017年1月屆期,至今整整4年歐美市場都還未見學名藥上市,可見其學名藥開發的困難度。

東洋與國際藥廠的合作案,簽約金為100萬美元,後續隨藥品研發進度還有數次里程碑金共400萬美元。據估計Octreotide LAR全球市場規模達16.3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市場規模約8億美元。

施俊良指出,東洋因為一方面有國際大廠代工經驗,又握有可降低副作用、控制藥物緩慢釋放的微球劑型藥物傳輸技術(DDS),此次才吸引國際藥廠合作,由東洋六堵廠生產臨床用藥,國際藥廠負責執行後續在美的臨床試驗並申請藥證。

東洋已於5日與德國研發藥廠PAION AG公司完成合約簽署,取得鎮靜麻醉新藥Remimazolam的在台獨家代理經銷權。東洋再度代理新藥產品,拓展新事業線。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直播主揭東洋BNT破局秘辛 衛福部會議照遭洩東洋喊告

年前回顧大吐疫苗採購內幕! 陳時中證實接洽雅各臣非關東洋破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還是有人在「逛醫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今年首季就醫人次一口氣掉了500萬人次,凸顯台灣人的確有不必要就醫的現象,健保署今(4)日公布去年就醫統計更發現,國人年平均就醫15次,更有3.5萬人次數超過90次,光這群人就花掉健保近...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大作戰,口罩已經成為台灣人身上不可或缺的隨身配件,但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不少人常悶出「口罩痘」,痘痘遍地開花,尤其是如果又擦上質地厚重的保養品、防曬品或彩妝品,災情更慘,而皮膚科醫師就提醒,口罩也是一種物理性防曬,否則戴口罩已悶住...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腕鬧疼痛,一定是俗稱的「媽媽手」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臨床就有不少民眾,在服藥治療後仍然持續疼痛,轉往復健科門診才發現,原來是與媽媽手截然不同的「隔間症候群(Intersection Syndrom...

閱讀詳情 »

晚上老是睡不好、白天沒精神?當心長期睡眠不足,累積一屁股的睡眠債!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顏佐樺醫師表示,想瞭解自己是否有睡眠債,不妨花一分鐘進行自我檢測,若自覺有睡眠障礙時,建議可積極尋求醫師的診斷與改善建議。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調查報告指出,台灣上班族(白日上班者)失眠症盛行率高達10.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