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量化診斷標準 思覺失調症家屬可預測發病

量化診斷標準 思覺失調症家屬可預測發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思覺失調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具有高度遺傳性,過去研究已證實患者大腦有異常之神經連結,以往只能靠醫生個別診斷,但國立陽明大學結合臨床、影像以及計算模型等領域,揭開隱藏在思覺失調症之大腦功能網路系統的內在表現型,日後家屬也能預測發病可能。

圖形理論分析 量化大腦神經網路連結

思覺失調症主要在情緒、思考與感覺產生混亂,常見的臨床徵狀包含幻聽、幻覺以及妄想等。近年來,功能性磁共振造影技術能藉由非侵入的方式偵測腦區之間的運作模式,將大腦描繪成由點與線所構成之網路系統。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研究所團隊,透過圖型理論分析,發現人腦神經網路系統具有高度群聚性以及高效率連結,也就是連結關係緊密且傳遞訊息快的小世界網路;而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大腦神經網路具有「較低的群聚性和過高的連結效率」特性,趨向於連結較雜亂之隨機網路架構。

患者如同分工紊亂公司 早期發現預後佳

研究人員林慶波教授表示,若用公司部門來做比喻,正常人腦部的網路連結,就像是部門分工良好的狀態,而思覺失調症患者,則像是分工較紊亂的公司,部門層級不清,每個人都越級上報,使得腦中網路連結顯得混亂,做出不為常人所能理解的表現。

思覺失調症的內在表現型,是在發病前就存在的,若早期發現,可以阻止病情惡化。樂生療養院蘇宗偉醫師表示,其為不可逆性的疾病,當症狀開始出現時,若能越早投藥預防,不僅能使病人維持在較理想的狀態外,也能有較好的預後。

量化指標做診斷 助揪出裝病民眾

以往思覺失調症都是靠醫生個別診斷,但經常面臨的問題是,病人可能因為健保給付以及某些保險問題而裝病,因此找到量化的指標,一直是醫界努力的方向及目標。

林慶波表示,用影像的方式,找到大腦裡面互相溝通的聯結來做指標,對病人來說可以觀察期治療是否有效果,對家屬也能做到預測或預防的功能,以定量的方式作診斷或早期預測是否可能發病。此研究在今年7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研究院院刊》。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痛在關節,病在軟骨」,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半月板損傷、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雖病理各不相同,但大多是軟骨磨損、撕裂、破壞等原因引起的,不僅會限制人體活動,還會引發癱瘓風險,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生活中隱藏了哪些危險因素?如何自測、修復受損軟骨?...

閱讀詳情 »

▲ 跟我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為,但隨着社會節奏的加快,熬夜,基本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長期熬夜的危害,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如何減少它對身體的傷害?     熬夜幾天,可能出現上火、咽喉痛、噁心等症狀 長期熬夜,會摧毀機體免疫系統的保...

閱讀詳情 »

  心臟,是支撐各個器官的源動力,一旦發生變形,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但很多人的心臟已經發生了變形卻不自知。心臟變形有哪些危害,如何自我檢測?     心臟肌肉變厚,心眼變小,是一種特異性心肌肥厚,與 高血壓有關。 人體的心臟通過不斷的收縮和舒張,使血液在全身流動,但高...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坊間曾流傳只要臉上長斑,就不容易長青春痘,但醫師表示,這種傳言其實是錯誤觀念,基本上斑和青春痘不論是成因、好發年齡都不同,所以不宜混為一談。 斑與日曬、皮膚老化有關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斑」依不同的色素深淺、可分微常見的曬斑、肝斑、脂漏性角化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