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放性動脈導管 多發生於早產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孕婦在懷孕38週後,順利的自然生產,但卻發現寶寶心跳特別快,且脈搏強,呼吸也非常急促,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心跳聲夾著雜音,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先天性心臟病。

這名媽媽在懷孕期間,雖經過高層次超音波、胎兒心臟超音波等產前檢查,都確診無礙,但卻仍發生寶寶罹患心臟病的案例;高雄開業診所醫師金仁福指出,開放性動脈導管在先天性心臟病中佔5%至10%,通常多發生於早產兒身上。

醫師金仁福進一步說明,動脈導管主要連接肺動脈及主動脈,因胎兒肺部沒有呼吸功能,必須透過胎盤的有氧血在胎兒身上循環,流置全身,通常剛出生的嬰兒會有一段過渡期,但等到動脈導管逐漸關閉,若一週後,仍有心雜音,則應盡快就醫檢查。

治療上,多先以內科療法,漸進式治療,若小朋友太小無法進行手術,則可考慮外科手術血管結紮手術;金仁福提醒,家長應多點警覺心,若發現相關症狀出現時,則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91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是一種認知退化的疾病,在眾多的失智症患者中,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病患人數最多,帶給家庭與社會上的壓力也最大。為紓解照護者的壓力,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舉辦「過暮不忘照護紓壓講座」,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黃敏慧科長表示,很多事理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口罩國家隊分別查出違法,重創民眾對MIT口罩信心。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必須重拾民眾對MIT口罩的信賴,將全面回收藥局與超市超商等通路,且除了未有MIT與MD鋼印實名制的口罩外,12月17日後,一般市場的未有鋼印合格台灣產醫療口罩,也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名新冠確診病例,都由菲律賓入境,當中包含國內首例產子確診個案(第497例),個案在菲律賓與台灣機場採檢都成陰性,入境時懷孕36周,在集中檢疫所出現生產徵兆,接生單位再採檢確診,目前母親獨自隔離治療,新生兒在嬰兒室獨立空間,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英國牛津大學與國際大藥廠共同研發新冠肺炎疫苗,在第一、第二期試驗都順利完成,全球皆非常關注,沒想到日前宣布因發生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為了安全起見,暫停臨床實驗進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在所有的臨床試驗中,看到嚴重不良反應就會全面暫停,並釐清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