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範林奕含自殺效應 多累積保護因子

防範林奕含自殺效應 多累積保護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美女作家林奕含昨天在自家上吊自殺身亡,此事件傳出後,讓外界婉惜不已!據了解,在她成長的過程裡,一直受困於情緒疾患,以致累積很多自殺的危險因子;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呼籲,當周遭親友有精神疾患且有自殺的傾向時,要多累積保護因子,才能蓋過自殺的危險。

十六歲的誘姦往事 導致自殺遠端危險因子

今年才二十六歲的林奕含有著很不錯的生活背景,父親是知名皮膚科醫師林炳煌,台南女中畢業,曾經考上台大醫學院,但卻因病休學,之後又再考上政大,並於日前出書。她的父母在獲悉女兒自殺後相當難過,並對外發表聲明指出,林奕含的痛苦來自於十六歲時的誘姦往事,而且這些事情都寫在她的著作裡,並希望社會不要再有如此憾事。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吳佳儀表示,林奕含因為情緒疾患的困擾,以致影響她做出自殺決定,主要還在於她本身就有自殺的危險因子,導致無法調適失落與生活,自殺風險就較高;尤其是她在十六歲時曾經有重大創傷,這是很大的危險因子,遠端危險因子還包括她在長期治療時,是否有規則就醫服藥以及心理治療。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端危險因子

至於會出現自殺,必定會有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也必定是有近端危險因子。吳佳儀副執行長指出,在近端危險因子方面,則是最近幾天是否有發生重大事件,舉凡家人衝突、朋友感情,尤其是年輕人多以感情和家人相處上,最會受到影響。所以,很重要的是,當出現有重大情緒困擾

,務必要有心理諮商與精神醫療的處置。

吳佳儀副執行長進一步指出,防範自殺事件,要廣泛關注自殺危險族群的人際相處困難,以及是否受到精神疾病影響,與學業是否受到折挫。根據統計,有七成青少年自殺前,不會去求醫,但是會和親友講;因此,周遭親友若是有這種問題,就要多關懷、傾聽、了解與包容。

累積保護因子 拯救年輕生命

自殺有危險因子,但是也有保護因子;吳佳儀副執行長強調,親友如果能多釋出善意,多點支持也是保護因子,大家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是社會上很重要的保護因子,希望透過累積性的保護因子,來蓋過累積性的危險因子,進而能拯救這些年輕的生命。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安心專線:0800-788-995(0800-請幫幫-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5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家扶基金會將在10月3號舉辦第二屆甘苦生活節,這次特別請來統一獅高國慶分享一路走來的甘苦談,透過真實的甘苦故事,希望能號召民眾一起參與,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貧困家庭的辛苦,只要能多點關心和協助,就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這次邀請統一獅高國慶分享經驗,就是因為過去家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一名36歲詹姓男子,因為從小接觸的環境與朋友大都有吃檳榔,耳濡目染之下,在16歲高中時期就在朋友影響下開始了吃檳人生。一開始只覺得吃檳榔是成為男人的象徵,和朋友們相處時也才有共同的嗜好,沒想到卻越吃越兇,從每天一兩顆到每天一包(15顆)的量,30歲後需求量大到每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南部分會為了幫助顱顏症孩子在學校營造一個接納與同理的環境,自民國九十年起開始招募得福故事志工。14年來,南部分會共培訓162位得福故事媽媽,足跡遍及高雄市約100所國小,說了近2萬次故事,共計近70萬人次小朋友參與。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藥袋第1袋,每天早晚飯後各1次,每次1粒,淡紅橙色、圓扁形、印字-269/STD,消炎止痛」這是手機播出用藥語音的說明,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104年8月起實施視障友善就醫流程,提供多元化無障礙藥袋,增設會說話藥袋服務,提供視障者只要手機掃描,就可以聽到用藥資訊。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