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預防失智症 從30歲開始效果最好

預防失智症 從30歲開始效果最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失智症是老年人口中日趨嚴重的問題,這個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療的疾病,了解其危險因子與預防成了重要課題,然而現代人普遍對保護自己遠離失智症漠不關心,還時常讓自己置身於危險因子當中而不自知,醫師表示,預防要從年輕做起。 

憂鬱症、體重過輕或過重 都是高危險群

說到危險因子,林口長庚醫院失智中心徐文俊醫師指出,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者、不活動、憂鬱症、抽菸者、體重過輕或過重等,都是失智症的高危險群,而其中的不活動,包括身體或腦部的活動。

要遠離失智症,無非剔除這些壞習慣,多動腦、多運動、飲食的控制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根本:

1) 多動腦/研究顯示,從事刺激大腦功能的活動,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包括閱讀書報、接觸新事物等。

2) 多運動/維持一個禮拜運動至少三次,每次30分鐘以上,但老人家不強調一定要有氧,太激烈的運動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以自己身體能夠負荷為原則。

3) 飲食控制/肉類以魚肉為主,預防失智症強調「心智飲食」,就是地中海飲食加上低鹽飲食的結合,另外也可以喝一些紅酒,但以一天不超過150c.c.為原則。

4) 生活習慣/增加社會參與,多與社會互動,包括社工、教會小組,或者增加與朋友的聚會等,可以增加外來刺激,也可以增加動腦的機會。

循立寧無法預防失智症 預防從生活作息改善開始

另外有些人認為循利寧可以達到預防失智症效果,但徐文俊醫師表示,臨床實驗顯示,循利寧對預防失智症沒有幫助,僅能促進末梢循環。

醫師表示,預防失智症首要是讓腦部不要受到外傷,其次,在沒有得到失智症時,大約30~40就該開始預防,越早開始效果越佳,包括戒菸、生活形態、飲食控制、運動習慣的培養等。

一般人類邁向老年,慢慢開始離開自己一生辛苦經營的事業,但此時更應該好好經營自己的「健康事業」,為老年做好萬全準備,讓自己可以用健康迎接退休生活!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近年來馬拉松風氣盛行,有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沉迷於跑步中,只是在這過程中,若沒有挑選到一雙合適的鞋,不僅容易傷腳外,還會造成足底筋膜受傷發炎、疲勞性骨折、甲溝炎上身。因此,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穿著過硬、窄、小的鞋子,並在試穿跑鞋時,穿練跑時的襪子,且腳趾應距離鞋尖約1...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方一成報導】 ▲又稱青螞蟻的紅胸隱翅蟲不起眼,可是身上毒液殺傷力強大,被感染者初期皮膚會紅腫起水泡,猶如灼傷。(記者方一成攝)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紅胸隱翅蟲又稱青螞蟻,體長約一公分,黑橘交接,因為隱翅蟲有趨光性,會飛到有燈火的住家,因為體型小不起眼,民眾感覺癢就隨即用手撥開,下場就是...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每天不應攝取超過7顆方糖!各式各種加工食品都使用大量糖份,可能讓每日糖類攝取超標,英國營養科學諮詢委員會建議,每人每天糖份攝取不應超過7茶匙,除降低肥胖風險外,也能避免牙齒疾病,對於健康有絕對益處,英國已經決定制訂防範措施,控制日益嚴重的兒童肥胖問題。目前許多糖份攝取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週內連續發生5起兒童遭受虐待,震驚全國,更引發社會大眾對於兒少受虐議題的關注,保護服務司呼籲民眾,多多關心身邊親友,尤其是有6歲以下未就學、未就托幼童的家庭,更需要大眾適時表達關心。 受虐兒少比例呈現上升 盼民眾發揮雞婆心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3年受虐兒少人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