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風、陽光、冷傷膚前三名 保濕防曬別忘記

風 陽光 冷傷膚前三名 保濕防曬別忘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戶外運動如何做好皮膚保護措施,避免受傷?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任謝雅如醫師提醒,天氣變化大,再加上換季因素,皮膚就容易有小問題,此外紫外線傷害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不能忽略防曬。而wind(風)、sun(陽光/紫外線)、cold(冷)是造成皮膚出問題的三大主因,若沒有做好防範,小心假期結束後凍傷曬傷一起來。

造成皮膚問題三大主因 wind、sun、cold

在台灣,雖然春天的腳步來了,但山上及郊區還是較為寒涼,加上許多民眾到乾冷的日、韓滑雪,皮膚往往鬧水荒!皮膚水份來自血液的循環供給,當所處環境溫度低,皮膚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下降,皮脂線和汗水分泌降低,皮膚就會比較乾燥,加上濕度低,體表水份容易蒸散在空氣中,皮膚更為乾燥。而滑雪時一路衝刺向下,謝雅如認為,「wind(風)、sun(陽光/紫外線)、cold(冷)是造成皮膚出問題的三大因素,如果沒有做好預防措施,除了滑雪帶來的成就感外,可能連曬傷、凍傷都會一起帶回來了。」

維持皮膚保濕 遠離乾癢

冬季癢正式名稱是「乾燥性皮膚炎」,最大起因在於皮膚沒有足夠水份滋潤。「出國時飯店房間開暖氣也可能讓室內濕度過低,在床頭邊放杯水或是將浴缸放滿水,房間濕度夠,皮膚就不會那麼乾了。」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或外用類固醇就能緩解冬季癢,如果是乾性膚質或是表皮障蔽功能較差,如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慢性溼疹等患者,平日就要使用較滋潤的保濕乳液維持角質層的保水度。

紫外線不分季節 防曬需隨時補

除了「寒害」,雪地因顏色淺,陽光反射可達100%,飆雪一族更要特別注意紫外線的殺傷力。而台灣也進入了動輒30幾度的艷陽天。許多人的觀念都還停留在「有擦防曬就沒問題」,但是長時間戶外滑雪或陽光下活動,陽光曝曬量比平日高,加上大量出汗或因風雪造成防曬乳脫落,往往皮膚受傷也不自知。建議SPF30、PA+++以上的防曬乳較合適,全臉約是一個50元硬幣的量,每1、2個小時就要補擦。

專業皮膚科醫師 提供皮膚改善新選擇

當皮膚因為體質、日曬、老化出現不同問題,除了就醫治療外,也可以由專業的皮膚科醫師根據您的瑕疵類型、膚質及期待,建議適合的醫美療程。溫和的脈衝光可以去斑、除皺、縮小毛孔,改善雀斑或皮膚暗沉,想淡化痘疤、細紋,讓皮膚更緊緻,也有飛梭雷射、音波拉皮、電波拉皮等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5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疫情嚴峻的現今,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外,接種疫苗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疫苗陸續進口、分配到各縣市進行規劃性施打作業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孕婦,會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以及打了疫苗會不會對自己或肚子裡的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台中14歲劉姓少棒隊投手,因教練安排改練外野位置,不料傳球所需力量遠比投球時更大,導致某次練習傳球時突然聽到「趴!」的聲音,當下手肘劇痛,赴醫經X光檢查,確診為「肘關節內上髁牽拉性骨折」,他擔心此生與棒球無緣,所幸安排手術使用可吸收式骨釘與搭配復健,3個月後可望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嚴峻,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為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移動,許多公司企業機關啟動居家辦公機制,但居家時間變長,有菸癮的民眾如在家吸菸,二手菸除了傷害家人,也會透過公寓大廈的共用管道進入鄰居家中,造成鄰居嚴重困擾,三手菸更會沾附在屋內物品,也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每天都有確診人數,考量這些確診者被送到負壓隔離病房及專責病房時內心不安,容易使情緒更為焦慮,彰化醫院成立「彰化醫院心理關懷小組」,匯集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透過團體視訊課程舒壓,避免確診者心理受到重大創傷,同時也設立8585關懷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