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食用小心!紅麴米橘黴素超標

色彩鮮豔的紅糟肉看起來好吸引人,不過吃前可得小心,食藥署抽驗,常見紅麴米「橘黴素」含量超標情形,可能傷害肝、腎,建議大家,選購時要特別注意喔!
食用小心!紅麴米橘黴素超標
紅麴向來被視為養生食材,不論紅糟肉或炒飯都好吃,天然的鮮紅色澤,讓人胃口大開,不過食藥署日前抽驗,發現5件紅麴米「橘黴素」含量超標,民眾養生不成,反而對肝、腎造成傷害,嚴重時還會致癌,建議民眾購買時,挑選信譽良好的廠商,並確認產品包裝完整、沒有破損情形。

 

《本草綱目:有活血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紅麴具有活血的功效,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及抗氧化,由於呈現鮮豔的紅色,也被當成天然色素,製成各式各樣的紅麴食品,如麵條、餅乾以及釀醋、釀酒等。

 

紅麴雖然被視為保健食品,不過易因保存不當而孳生橘黴素,一旦長期食用過量,將對肝、腎等器官造成傷害,不可不慎。



不合格產品均散裝

食藥署執行「104年市售食品真菌毒素含量監測計畫」,3月份抽驗花生製品、薏仁類、咖啡、原料用紅麴米等5類食品共61件檢體,其中56件符合規定,雖然合格率達91.8%,5件不合格的產品紅麴米、紅麴粉及紅麴末,「橘黴素」含量超過標準,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除立即下架,並追查來源。



►真菌毒素超標:花生、紅麴米最常見
食用小心!紅麴米橘黴素超標
需儲存於乾燥處所

食藥署指出,此次檢驗結果,5件不合格的紅麴產品都是散裝,新北平衡食品超標最多,橘黴素含量達28ppm,比衛福部規範的5 ppm高了數倍,檢出20ppm的橘黴素,均下架回收。

 

►自己做:健康發酵,養生紅麴釀

►人紅一路發:3步驟做「紅麴發糕」



食藥署表示,紅麴米必須儲存於陰涼、乾燥的處所,並採先入先出原則,如果發現變色或超過有效期限,即需丟棄,不要因為捨不得而繼續食用,造成身體危害。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潮健康/主筆室   每17秒1人全身麻醉  慎防麻醉安全漏洞 台灣每年「全身麻醉」申報量超過250萬件,平均約17秒就有1人接受全身麻醉。臺灣心臟胸腔暨血管麻醉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鄒美勇醫師指出,有別於國人既往認知「麻醉醫師不足」的印象,近年麻醉專科醫師成長幅度約19%,高居所有專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張臉又熱又癢,好難受!不管怎麼擦藥、砸大錢買保養品都不見改善,這是不少「酒糟性皮膚炎」患者的共同經驗,皮膚科醫師表示,這一類人若想恢復光滑的肌膚,除使用藥物外,也要維持正常生活作息與穩定情緒,避免過度日曬及冷熱環境,減少辛辣刺激、含酒精以及過熱的食物,尤其清潔、保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鬧腹脹、肚子悶痛,得當心!58歲的李太太就時常覺得下腹部悶悶的,吃東西也容易脹氣,一時也抓不準到底是不是因為腸胃問題造成的腹脹感,但已經過更年期的她,自覺不適的時間太長,加上家中親人曾有卵巢癌病史,趕緊安排健康檢查,結果真的發現大小約10公分的腫瘤。 北投健康管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越來越熱,飲料成為消暑的第一選擇,但怎麼喝才兼顧健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提供完整的「喝水攻略」,強調夏天想要消暑,最好還是喝純水、礦泉水,如果想要有點清涼的感覺,可以喝氣泡水,但應盡量選擇單純不加糖或其它成分的氣泡水,且如果有胃食道逆流或腹脹的情況要避免飲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