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嫩臉瞬崩壞「紅腫膿皰」 醫曝酒糟性皮膚炎這些事做不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張臉又熱又癢,好難受!不管怎麼擦藥、砸大錢買保養品都不見改善,這是不少「酒糟性皮膚炎」患者的共同經驗,皮膚科醫師表示,這一類人若想恢復光滑的肌膚,除使用藥物外,也要維持正常生活作息與穩定情緒,避免過度日曬及冷熱環境,減少辛辣刺激、含酒精以及過熱的食物,尤其清潔、保養也要特別注意。

門診就有一名23歲正妹,近來臉頰紅腫、冒出滿臉膿皰,原以為是青春痘,但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方心禹診治,發現臉頰兩側不僅紅腫,甚至還布滿大小不一的丘疹,進一步檢查後更發現有大量蠕形蟎蟲寄生毛孔,確診是「酒糟性皮膚炎」惹的禍。

問診發現,該名女子因為先天體質關係,本身皮膚神經血管活性不穩定,加上處於悶熱環境及長期睡眠不足,飲食上又偏好辛辣、含酒精的刺激性食物,才讓皮膚產生紅、熱、癢、刺等症狀,同時合併蠕形蟎蟲共生狀態失衡。所幸以藥物治療、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等多管齊下後,終於有「臉」見人。

方心禹表示,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慢性發炎性的疾病,好發於20歲到60歲的女性,患者三不五時臉就會泛紅,甚至還會發熱、發癢、脫皮、粗糙、血管擴張,再嚴重一點的情況甚至會造成皮膚腫脹以及硬塊,通常好發在中臉位置,包含額頭、鼻子、臉頰兩側及下巴等部位。

方心禹強調,蠕形蟎蟲共生狀態失衡是加劇酒糟症狀的原因之一,蠕型螨蟲是一種皮膚寄生蟲,正常情況下會寄生在皮膚上,不會造成影響,但一旦蟲量太多,便可能將毛囊撐大,引起免疫發炎反應,進而變成酒糟,易在患部生成丘疹膿皰,常見被誤診為溼疹而使用類固醇治療,長久下來反而讓病情更加惡化,但目前已可使用殺蟲藥物,有效控制症狀。

方心禹強調,患者除使用藥物外,也要維持正常生活作息與穩定情緒,避免過度日曬及冷熱環境,減少辛辣刺激、含酒精以及過熱的食物,平時可使用非鹼性皂類、無香料色素、無精油植萃的洗臉產品,一天清潔一到兩次即可,同時也少用面膜、化妝水及去角質產品。

愛美女性要注意!方心禹建議,治療期間非必要盡量不要上妝,若真的無法避免,也不要使用粉底液、BB霜等溼粉類產品,改用乾粉類的蜜粉或粉餅代替,且必須要有耐心治療,才能使肌膚達到穩定。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10萬思覺失調病人若曾施暴、自傷 健保挹注6千萬新增「出院訪視」追人

婦人小便有異竟不痛不理 尿出「大紅西瓜汁」已經是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創意教學翻轉綠色教育,馬光醫療網攜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舉辦第一屆小小華陀營。(照/馬光醫療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環保教育加上傳統中醫藥,在台灣激盪出創意綠色教育火花!讓孩子化身小小華陀,馬光醫療網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合作舉辦第一屆小小華陀營,邀集了屏東地區佳義國小、豐田國小共11...

閱讀詳情 »

近日有大型醫院爆發疥瘡感染一事,不少醫護人員也受到感染,到底什麼是疥瘡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疥瘡其實是受到疥蟎感染所致,只要有一人身上帶有疥蟎,就可能透過皮膚接觸,或共用衣服、床單等方式傳染,故一旦發現應立即治療,以免感染擴大。  疥瘡是由疥蟎感染所引起的,而疥蟎是一種體型極小的寄生蟲,...

閱讀詳情 »

50歲張女士,就醫時主訴最近常覺得眼睛水水的,特別是兩側內眼角偶爾會濕濕的,但明明也沒有想哭,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在懷疑是「淚溢」的情況下,檢查前眼部結膜、角膜及眼瞼均正常,鼻淚管淚小孔開口正常,鼻淚管沖洗檢查也無阻塞現象。在進一步詢問日常生活有無重大改變或接受手術...

閱讀詳情 »

肝炎患者為肝硬化、肝癌的高風險族群,且比常人更容易罹患急性心血管疾病,其中C型肝炎風險較B型肝炎更高,而患上急性冠心症、急性缺血性中風機率高出1.3倍,死亡率更達1.48倍。 1名62歲張先生最近常胸痛、盜汗,就醫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但檢查卻發現,他並沒有心血管疾病常見的危險因子,既不抽菸也沒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