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餐桌上又少了一種魚因為它100%致癌

餐桌上又少了一種魚因為它100 致癌

南京一位26歲女子,胃部出現不適有四個多月,不想吃飯,每晚只吃“酸菜魚”才有胃口。發展到不能進食後,她才去醫院檢查,被發現全胃瀰漫性癌浸潤,醫生不得不將胃切除。醫生說,最近連續接診四例這樣的年輕胃癌患者,讓他深感吃驚,這些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竟驚人相似,都是酸菜魚和火鍋愛好者。專家指出,胃癌年輕化與年輕人的不良飲食習慣和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有密切關係。

為什麼吃酸菜魚會得胃癌?

  

  醫生說,醃製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它的致癌作用已經非常的明確。酸菜魚是人們喜歡的一道菜餚,但是酸菜也是醃製的食物,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與人體中胺類物質生成亞硝胺,是一種容易致癌的物質,偶爾食用沒有關係,但天天吃就容易增加風險。在吃這些醃製食品後,如能吃些獼猴桃、柚子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飲用綠茶,可以阻斷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減少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生。

 

  胃癌的發生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痛苦,胃癌其實可以在早期預防,但是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患上胃癌,當病發時才想到去治療,那麼,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導致胃癌呢?

 

生活中哪些因素易致胃癌?

 

  1、高鹽飲食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食用含鹽量高,熏制及醃漬的食物,覺得此類食物有口味。殊不知,此類食物若長期食用,易引發胃癌的發生。高鹽類飲食尤其是做熟的飯菜,若隔夜進食,其中的亞硝酸鹽易發生反應嗎,形成亞硝酸胺,亞硝酸銨是一種高致癌性的物質,對胃癌的發生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發病率較高,可能機體免疫功能障礙,對癌症的免疫監督作用下降,在胃癌發生中有一定意義。

3、不良的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因工作繁忙,現在人多養成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像進食過快、吃過燙的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規律進食等。此類習慣都非常容易導致胃癌的發生。

4、環境因素

  不同國家與地區發病率的明顯差別說明與環境因素有關,引起胃癌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飲食因素。食鹽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誘發因素之一,居民攝入食鹽多的國家胃癌發病率也高。亞硝胺類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動物體內誘發胃癌。熏制的魚肉含有較多的3,4-苯並芘(benzopyrene);發霉的食物含有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後外面覆有滑石粉,其化學性質與結構都與石棉纖維相似,上述物質均被認為有致癌作用。

相關推薦

若想變健康,就從調味料開始改變 現在到餐廳用餐幾乎都會加點飲料吧。在《食品的結構》(寶島社)一書中,曾經提到飲料吧所提供的咖啡,其實都使用添加物(磷酸鹽)萃取出三倍的分量,接著再用咖啡香料補足過度萃取後而流失的咖啡香氣。 該書也提到,將食品添加物中的磷酸鹽(增量劑)加入咖啡粉之後,就可利用萃取增量作...

閱讀詳情 »

近日,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段萍說,她所收治的年齡最小的癌症患者僅有5歲,足以證明癌症的發病時間有年輕化的趨勢。女童的母親說沒有患肝癌的家族史,孩子平時身體也很好,只是從小就愛吃方便麵、火腿腸,也喜歡喝可樂,平常愛吃零食。「在我們醫院住了半年,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救治過來。」段萍說, 小女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4歲的婦女,2年前曾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正常;去年7月,來台探親,身為女兒的婦產科醫師,再次為母親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竟發現已罹患子宮頸癌第二期,必須接受為期3個月的化療、電療,所幸病情獲得控制,目前持續追蹤。「我感到非常內疚。」開業婦產科醫師張建玫說,自己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你以為老人就不會蛀牙嗎?在美國,有一名87歲的老婦人,在檢查牙齒時發現竟然有一顆牙齒蛀掉了,許多人都跟這名婦人一樣,以為「蛀牙」是而兒童的專利,老人怎麼可能會蛀牙。收治病例的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陳俊龍說,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指出,年齡在65到74歲之間的美國老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