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餐桌上又少了一種魚因為它100%致癌

餐桌上又少了一種魚因為它100 致癌

南京一位26歲女子,胃部出現不適有四個多月,不想吃飯,每晚只吃“酸菜魚”才有胃口。發展到不能進食後,她才去醫院檢查,被發現全胃瀰漫性癌浸潤,醫生不得不將胃切除。醫生說,最近連續接診四例這樣的年輕胃癌患者,讓他深感吃驚,這些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竟驚人相似,都是酸菜魚和火鍋愛好者。專家指出,胃癌年輕化與年輕人的不良飲食習慣和社會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有密切關係。

為什麼吃酸菜魚會得胃癌?

  

  醫生說,醃製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它的致癌作用已經非常的明確。酸菜魚是人們喜歡的一道菜餚,但是酸菜也是醃製的食物,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與人體中胺類物質生成亞硝胺,是一種容易致癌的物質,偶爾食用沒有關係,但天天吃就容易增加風險。在吃這些醃製食品後,如能吃些獼猴桃、柚子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飲用綠茶,可以阻斷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減少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生。

 

  胃癌的發生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痛苦,胃癌其實可以在早期預防,但是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患上胃癌,當病發時才想到去治療,那麼,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導致胃癌呢?

 

生活中哪些因素易致胃癌?

 

  1、高鹽飲食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食用含鹽量高,熏制及醃漬的食物,覺得此類食物有口味。殊不知,此類食物若長期食用,易引發胃癌的發生。高鹽類飲食尤其是做熟的飯菜,若隔夜進食,其中的亞硝酸鹽易發生反應嗎,形成亞硝酸胺,亞硝酸銨是一種高致癌性的物質,對胃癌的發生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發病率較高,可能機體免疫功能障礙,對癌症的免疫監督作用下降,在胃癌發生中有一定意義。

3、不良的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因工作繁忙,現在人多養成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像進食過快、吃過燙的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規律進食等。此類習慣都非常容易導致胃癌的發生。

4、環境因素

  不同國家與地區發病率的明顯差別說明與環境因素有關,引起胃癌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飲食因素。食鹽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誘發因素之一,居民攝入食鹽多的國家胃癌發病率也高。亞硝胺類化合物已成功地在動物體內誘發胃癌。熏制的魚肉含有較多的3,4-苯並芘(benzopyrene);發霉的食物含有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後外面覆有滑石粉,其化學性質與結構都與石棉纖維相似,上述物質均被認為有致癌作用。

相關推薦

濫用抗生素容易導致耐藥性、過敏症等不良反應出現,甚至造成「超級細菌」的出現,將危害遺留給下一代。自然界中即有許多能夠有效抵抗細菌、真菌及病毒的「天然抗生素」,能夠安全且深入的治療並保護人體。它們在冰箱或廚房就能找到,只要有這些美味的食物就能幫助消除最有害的病菌。今天要介紹的大蒜,全世界使用它們作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7歲的陳先生雖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但因身體狀況一向良好,所以並沒有定期檢查肝臟。近來因為體力及食慾變差,伴隨體重下降,就醫檢查時發現超過10公分的巨大肝腫瘤,佔據了左右肝葉,同時侵犯中肝靜脈及右肝門靜脈,且併發腹水,被醫院告知為晚期肝癌,無法手術僅剩半年壽命。 肝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澄清醫院116位行政主管及主治醫師,近來接受肺部篩檢,檢查結果發現有13位異常,3位確診為肺腺癌,其中一位確診肺腺癌的年輕主治醫師,檢查時發現左上肺有顆約1公分的毛玻璃樣結節;澄清醫院放射線科主治醫師李宗憲指出,因肺腺癌的癌細胞都深入肺泡,懷疑恐是PM2.5導致,目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僅有千分之一的機率!一名出家法師只要身體平躺就疼痛難耐,連睡覺都沒有辦法,長達三個月都只能「坐著睡」,前往臺中慈濟醫院就診後發現是罕見的「脊髓內腫瘤」,在手術治療後終於能一夜好眠。法師說,過去都被當成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一直找不到病因,幸好有賴神經外科黃伯仁主任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