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在球沒到果嶺邊的時候,全揮桿的、“打”的桿數並不大。但到了果嶺已經在百碼之內了,反而要用掉兩三桿才能上到果嶺,這樣的情況,不管球場有多容易,推桿技術有多好,想破百都是很難的。就算是果嶺邊能一桿上去,但留下一個20碼以上的超長推的話,對於正在謀求破百的高差球友,經常也會超過兩推。所以,研究一下果嶺邊的短距離擊球技術,確實有必要性。
當球和旗桿的距離,小於我們用球袋中最短的桿,全揮桿打出來的距離,這時的打法就叫短桿打法。短桿打法嚴格區分起來不外乎三種:一是高拋急停的劈起球,也叫切停;二是平衝滾動的切球,也叫切滾;第三種就是所謂的“德克薩斯推桿”,在果嶺附近直接用推桿來上果嶺。
切球時球位偏後,全身不動,只轉肩,跟推桿有相似之處。但左手需要有向前拖動的感覺,擊球後左手腕要保持同一角度,不能向前彎曲。球隻飛過一小段空中距離,然後就落在果嶺上,向旗洞滾去。我的P桿是44度仰角,切出來大概是飛1/3的距離,然後滾動2/3,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把球向後放,滾動的距離更多些。劈球跟切球的動作要領剛好相反:球位居中,手腕上桿,轉胯而少轉肩,用腰的力擊球。打得好的時候球會有倒旋,產生剎車效果,滾動不多或完全不滾。對於高差球友,切球要打得好不算很難,只要把力度掌握得好就行了。但劈球對身體各部位的配合要求就比較高,容易打深打淺。打深了被地面阻礙,傳到球上的力就不足,地面硬時會桿頭會被反彈起來。打淺了球會平著飛過果嶺。
一般情況下,短距離擊球盡量讓球飛上果嶺後才滾動。因為球如果第一落點在果嶺外,這裡的草比較長,草會改變球的方向,力度也不好控制。但也不是絕對的,在需要的時候,讓球先落在果嶺邊長草地消消力度,可以防止球上果嶺後滾得太遠,造成長距離推桿。關於果嶺邊的選桿,有球諺為:能切不劈,能推不切。
不能切只能劈的情況:
——距離果嶺邊還比較遠。
——有沙坑等障礙在中間。
——離果嶺只有很短距離,但上果嶺後是下坡的,球下地面比較理想時。
——大多數情況下的砲台果嶺。
可以切的情況:
——離果嶺足夠近,第一落點可以在果嶺上。(如果果嶺線路複雜不好分析,也可以劈。
——球下地面太硬,劈球容易出錯,這時即使第一落點在果嶺外也可以考慮切球。
——砲台果嶺的果嶺速度比較快,或旗靠前,可以切到砲台陡坡上落地來減速。
可以推就不要切的情況:
——球在果嶺邊上短草的區域。
——果嶺是比較大的下坡,但球離果嶺不遠。這時候要認真分析線路上的長草草紋方向。
——球下地面特別硬,無草,切球很可能會出錯時。
——砲台果嶺,球停在陡坡上。如果地面不理想,或者旗靠前時。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