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黃疸、皮膚癢 誤認癌症險挨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黃疸 皮膚癢 誤認癌症險挨刀

一位74歲男性林先生,因黃疸、皮膚癢、胃口不好,就醫尋求協助,被醫院診斷罹患胰臟癌,林先生轉至別院進一步尋求協助,經由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並非罹患胰臟癌,而是較為罕見的「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服用類固醇進行治療,免去開刀的風險。

與胰臟癌症狀相近 有些會合併胰臟炎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表示,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與胰臟癌的症狀非常相近,過去若沒有接觸過此類型案例經驗的醫師,很容易就將患者視為胰臟癌病人,而進行手術,切除病灶,等到病理切片結果出來後,才發現病患所得並非癌症,白白挨了一刀。

陳建華主任進一步說明,林先生所患的病,稱為「自體免疫性膽管炎」,正式的名稱為「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膽管炎」,此類患者,有些會合併有胰臟炎,這類疾病的診斷,需藉由「影像」、「血清」檢查,以及盡可能取得組織的「病理」檢驗,才能有較為正確的診斷。

都有黃疸、腹脹、食慾不佳、體重減輕

透過「影像」,則可觀察膽管附近被波及的器官,是否呈現腫脹,若是膽管炎,會造成膽管狹窄、長度較長,此部分可以與是否為膽管癌區分,另外,患有這類疾病的病人,其症狀與胰臟癌非常類似,很難區分,因為兩者主要皆有黃疸、腹脹、食慾不佳、體重減輕等症狀,須有更進一步鑑別診斷才能區分。

使用類固醇治療 根據體重給劑量

若高度懷疑或是已經確診為這類型免疫性膽管炎的病人,可以使用類固醇進治療,根據患者體重給予30~40毫克的劑量,進行為期3個月的治療,治療中可根據病患的反應,逐步降低劑量,3個月後停藥追蹤檢查。

膽管擴張、狹窄端較長 要進一步檢查

「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症」是一種體質性疾病,發病原因目前尚無定論,陳建華主任建議,如果民眾有上述症狀出現,且電腦斷層影像中,胰臟出現如香腸般的腫大,胰管卻無擴大,但合併有膽管擴張、狹窄端長度較長,以及血清中G-免疫球蛋白數值較高,要高度懷疑有這個病灶,務必進一步檢查,以免白白挨刀。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不孕的問題有多種可能,但若以中醫的觀點來看,有些婦女不孕的問題根源,可能是基礎體溫過高或過低,若能經過中醫月經週期療法,在低溫期、排卵期和高溫期間,服用不同的中藥調理體質,提高受孕能力並非難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醫師蘇珊玉說,正常的基礎體溫...

閱讀詳情 »

( 轉分享,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一位朋友每天吃蒜頭蒸飯,晚餐用一把蒜頭切碎煮飯,半年之後高血壓消失了,痛風症消失了,坐骨神經痛亦消失了。因為蒜頭是「窮人靈芝」,能通血管及清除毒素,以前美軍亦用作隨身解毒劑。蒜頭炒飯:蒜頭越多越香,拍碎,油鍋炒香蒜頭放入鹽,煮好的飯放如加葫椒鹽拌炒起鍋。另一位朋友提醒...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平日工作忙碌,假日當然拿來補眠,這是許多忙碌的現代人的心聲,但假日補眠,你是不是常常一睡就超過10個小時?睡醒了下午吃飽還可以繼續睡?醫師表示,睡覺睡不醒,或是睡超過八小時仍覺得累,恐是睡眠障礙搞的鬼!  台灣人拼「命」工作玩樂 睡眠時間不足比例高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的夜生活,往往過得比白天還精彩,有些人需熬夜加班,有些人則需交際應酬、跑夜店、唱KTV等,所以,有很人都會被封上「夜貓族」的稱號,但你知道嗎?犧牲這些睡眠時間,不僅會加速身體的老化速度外,日前更有項研究發現,習慣熬夜的人,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肌少症等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