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黴菌感染亂塗類固醇 男子「偽裝癬」上身

黴菌感染亂塗類固醇 男子「偽裝癬」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黴菌感染誤當濕疹治療,男擦類固醇害小腿紅癢難耐!一名55歲男性去年因右小腿局部濕疹而求助皮膚科,當時醫師開了類固醇外用藥塗抹,治療沒多久症狀便好轉,2個月前再度復發,於是男子自行至藥局購買相同藥膏,沒想到情況沒有好轉,反而使患部範圍擴大、紅癢,嚇得趕緊就醫。

 非濕疹而是黴菌感染 類固醇治療更糟

收治病例的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指出,檢查後發現,患部呈現環狀紅斑,佈滿滲液和脫屑的紅色丘疹,邊緣有輕微癢感小水泡,初看容易以為是濕疹,但是經仔細詢問病史後,發現患者雙足有足癬狀況,診斷為黴菌感染,因先前擦了外用類固醇藥膏,使得癬的表現不明顯,形成「偽裝癬」。

她進一步說明,偽裝癬是指黴菌感染後,因使用外用類固醇,原本的症狀表現變不明顯,使病徵範圍擴大且惡化。且外用類固醇藥膏會壓制皮膚發炎的情況,同時降低皮膚免疫力,使得皮膚對黴菌的抵抗力降低,造成黴菌感染範圍擴大,更加嚴重。

黴菌感染的治療,主要是投以外用黴菌藥膏,需特別留意的是,不癢不代表痊癒,切忌自行停藥,須按時回診,並依醫師指示擦藥至病兆改善。

類固醇用量 應由專科醫師調整

此外,外用類固醇藥膏,在皮膚科門診雖經常使用,但醫師會根據患者症狀、部位,選擇不同強度及劑型使用,常用在發炎性皮膚病的治療。鄭惠文醫師強調,類固醇藥物的使用強度、需要時間及劑量,要由專科醫師依照患者狀況來調整,切勿自行使用。

皮膚問題的表現多樣,即使看起來很像,也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因此有問題時就應就醫治療,不可自行任意使用藥物,以免症狀更加惡化擴散。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數十家醫藥公司邀請客戶提供他們的皮屑或者唾液,通過從中提取基因來預測這些患有抑鬱者的人群在服用藥物之後會有的生理反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免於病患選擇抗抑鬱葯時經常出現的反覆試驗。例如Color Genomics等公司會要求精神科醫生訂購這些測試產品,但其他公司所提供的產...

閱讀詳情 »

▲(照/公關照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連節,月餅加上烤肉大餐,滿足了口慾之後,不少人常出現腸胃不適、脹氣、腹痛等問題,甚至因為烤肉、月餅等高油、高糖食物引發大腸激躁症。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提醒,在一攤接著一攤的中秋大餐,最好能夠搭配「低腹敏」水果,例如奇異果、木瓜、柑橘類水...

閱讀詳情 »

▲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家屬今年可拿補助了,減輕經濟負擔。(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前夕,政府送出長照大紅包!衛福部提出的「長照2.0升級版」的「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今(12)日下午正式獲行政院核定,只要今年1月起入住滿90天以上,且符合家戶排...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於新北市本土屈公病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本土屈公病群聚,由中和擴大到新店!疾管署今(12)日公布新北市一口氣再新增2例本土屈公病病例,分別為中和區錦中里40多歲男性及新店區大同里30多歲女性,兩人近期未出國,且都與先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