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16年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 在台盛大舉辦

2016年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 在台盛大舉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第19屆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19th Congress of the Federation of Asia and Oceania Perinatal Societies, FAOPS 2016)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擔任今年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的大會主席、台大醫院婦產部李建南醫師表示,台灣是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創始會員國之一,上次在台灣舉辦年會是在1994年,時隔22年再度在台灣舉辦,實屬難得。今年邀請來自國外22個國家、超過200位的產科醫師、新生兒科醫師及助產師等知名領域專家來台,分享臨床上的實作經驗與專業知識,探討目前周產期醫療照護之最新發展與趨勢,並加強國際周產期醫學的交流學習,參與盛會人數超過700人。

四大主軸 全面守護孕產婦及胎兒健康

李建南醫師表示,所謂「周產期」指的是孕婦從懷孕20周開始,到產後28天這段期間,近年來台灣生育率逐年下降,母親生育年齡也逐漸向上爬升,也提高了大家對高危險妊娠的重視,因此本次年會在產科議題有四大主軸,包括高危險妊娠、超音波產前診斷、產前基因診斷,及胎兒治療等。高危險妊娠是指母親和胎兒在懷孕過程有潛在的危險,根據統計,台灣高危險妊娠的發生率為10%,常見為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多胞胎、孕婦體重過重及高齡產婦等問題,可能會導致胎兒及母體出現健康異常,甚至死亡。 

台灣產科水準 國際績優生等級

李建南醫師強調,台灣每十萬個產婦約有5~6個人因生產而死亡,發生比例和日本相當,跟全球平均約10萬分之10的發生率相較,台灣的水準已經屬於績優生等級,這歸功於國內產科醫師很早在二十年前就將產前超音波診斷、高危險妊娠、周產期醫學等觀念引進國內,並加強提升產前診斷技術的發展及臨床運用,都使得台灣產婦死亡率有明顯下降。

亞洲、大洋洲產科專家齊聚 台灣產科具影響力

本次年會從12/1~12/4連續四天舉行,重點活動包含產前胎兒心臟超音波教育訓練課程、ISUOG超音波專題研討會、第一屆中台港澳學術論壇、台日韓周產期、新生兒科及助產師學術研討會等。另外關注的議題也相當多元,包括產前基因檢測與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PT)之運用與發展、周產期孕期感染及子宮內胎兒治療新知、早產防治與早產兒(新生兒)之治療、孕期胎兒生長遲滯與孕期營養建議、剖腹產手術及防沾黏之運用、高危險妊娠之學術探討與孕期及產後疫苗接種等多元議題,相信能讓參與活動的嘉賓收穫滿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蔡岳宏報導】72歲梁女士,長期治療高血壓,每天需服用5種以上降血壓藥,血壓有時仍高達160 mmHg,甚至引起慢性頭痛,加上服藥種類多,自述擔憂腎功能狀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暨心臟內科主任黃群耀表示,上述患者評估進行高血壓導管治療,術後頭痛問題有所緩解,血壓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醫學大學主持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臺灣2020年標準化死亡率,特別是肺炎和流感死亡率,不僅未因新冠肺炎國際疫情升溫而增加,甚至還顯著低於歷史預測值,再次證明民主國家推動的非藥物措施和大規模行為改變,可以成功抑制疫情擴散,為正深陷疫情泥淖的全球各國帶來信心。這項由臺北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2名新冠境外移入患者,都是20多歲印尼男性漁工;另外,昨日傳出部桃轉出病患死亡,外界質疑是否感染新冠,指揮中心強調多次檢驗都是陰性,目前已交由法醫判定。指揮中心同時提醒,新冠肺炎目前在美洲、歐洲為疫情流行中心,越南則是近期爆發感染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原訂高中(含)以下學校在2月18日開學,今(3)日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宣布,大專院校、高中以下、公立幼兒園、樂齡大學等,開學日全部延後至2月22日,但私立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則未規範,維持正常運作,加強防疫措施。 ▲教育部寒假延後日期說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