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歲男子頂上稀疏像阿伯 求助植髮機器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楊先生出現掉髮已長達5年時間,頭髮越來越稀疏,同學都叫他阿伯,缺乏自信的他,一直交不到女朋友,家人非常煩惱,想要植髮的他,卻又擔心傳統植髮會不會有後遺症等問題,最近看網路資訊,發現台灣引進了植髮機器人可以植髮,於是他決定去接受植髮治療,詢問幾家植髮診所,得知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接受植髮機器人手術!台灣頭皮健康管理學會鄒積鎮醫師表示,每種手術都有優缺點,植髮手術前,務必經專業醫師診斷無誤後再接受治療才是王道。

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120萬男性有雄性禿的困擾,對於雄性禿導致頭髮稀疏的男性來說,植髮能帶來一線生機!植髮機器人也就是所謂「FUE」(Follicul unit extraction)的一種,只是使用機器手臂取毛囊,目前國外報告顯示,FUE折斷率約5-20%不等,這與執行醫師技術及熟練度有密切關係。FUE植髮手術有手動、電動及最新的機器人,目前亞洲國家韓國案例較多,植髮機器人在台灣的成效如何?還需臨床觀察及較多案例數,才能確定其生存率及成效。

發毛診所林宜蓉醫師指出,雖然植髮機器人可以帶給人類方便及快速的手術,但是目前還需要人工種植,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手工植髮才能做出細緻且自然的效果,所有機器人的誕生是有幫助植髮加分,這也是患者的新選擇方式;只是,植髮機器人或許還有進步的空間。

植髮機器人和醫師操作植髮其實是有差異性!植髮機器人在毛囊切斷率為4% - 20%,可深入皮下4mm取得毛囊75 – 90%保有適量的脂肪組織,使用介面可降低植髮取毛囊的門檻,但需打洞植入,並且較不易使用植髮筆,而且價格較高;至於醫師操作則是毛囊切斷率6% - 20,取毛囊直徑較小,但較能達到無痕效果,只是取毛囊時間較長,醫師容易疲勞,致使切斷率恐會增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女性過去常有運動習慣,但生產過後,卻發現運動到一半,就會氣喘到不行,接受健康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有貧血的現象;全民健康基金會諮詢專家侯信安指出,這名女子是因身體內的紅血球製造量不足身體所需,才會促使貧血現象出現。誘發貧血的原因較多樣化,尤其女性發生率又比男性高;侯信安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俗話說「七坐八爬」,簡單的一句話表達了孩子在嬰兒時期粗動作發展的里程碑,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汪玉珍表示,許多家長在孩子一歲前的發展過程常較多關注,卻常忽略孩子在幼兒時期的發展,直到發現孩子在體能課的表現落後於其他同學時,才注意到孩子的不足。汪玉珍指出,一般而言,一歲半的孩子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1名56歲婦人,罹患全身性牛皮癬合併多樣化過敏性皮膚炎,導致無法正常生活,就醫檢查時,醫師發現竟是甲狀腺亢進所引起;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沈振榮指出,患者不但有甲狀腺亢進問題,甚至出現電解質失調、腸胃功能差等綜合病徵,一度危及生命。這名患者透過整合藥物治療後,已逐漸恢復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46歲男性,曾因中風導致左側肢體麻痺,3年前鼻子甚至長出玫瑰斑腫塊,但因行動不便遲遲未就醫,促使腫塊越長越大,像葡萄串般長在鼻子上,約100多顆腫瘤,嚴重影響呼吸等日常生活。患者就醫後,醫師證實為罕見的巨型酒糟鼻腫瘤所導致;高醫整形外科教授賴春生指出,將會為患者進行腫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