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5種易罹癌的飲食習慣 你中了幾個?

5種易罹癌的飲食習慣 你中了幾個?

我們已經知道了飲食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癌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實生活中自己是否存在導致癌症的不良習慣。

1)喜歡吃過燙的食物

5種易罹癌的飲食習慣 你中了幾個?

臨床中,我發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症患者,特別是食道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東西。我問過一位被確診為食道癌的患者飲食情況,發現他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就是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他中年發病。

近年來,國內外的報導也不斷證明著,喝熱茶會破壞食道的「黏膜屏障」。據中國食道癌高發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食道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熱飲、堅硬的食物、進食速度過快或喝酒。動物實驗也證明:喝酒、吃滾燙的食物、吃飯狼吞虎嚥等都對食道黏膜有一定的灼傷和腐蝕作用,當黏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後,就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癌變。

2)吃東西狼吞虎嚥

5種易罹癌的飲食習慣 你中了幾個?

吃東西狼吞虎嚥仿佛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上班族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好像只是為了簡單的身體需要,所以,吃飯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飯快,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張先生就是這樣的患者,從參加工作起,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練就了快速吃飯的本領,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工作十年後他得了胃癌。

3)吃得過飽

5種易罹癌的飲食習慣 你中了幾個?

我們的先輩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吃得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帝內經》裡面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一次吃很多東西,首先損傷的是我們自己的腸胃。中醫古書《濟生方》也指出:「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症瘕。」從古人的經驗看,飲食過量就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間久了,生病得癌也無法避免。臨床中,我遇見過好幾位這樣的患者,每頓飯一定要吃到胃脹,才認為是吃飯了,久而久之,就傷了胃,最終,得了胃癌。

4)經常在外用餐

5種易罹癌的飲食習慣 你中了幾個?

當今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水準的迅速提高,也改變了人們居家飲食的良好習慣。許多人由於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經常在外應酬,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由於經常在外吃飯,造成了飲食無定時,時間一久必然使自身的脾胃功能受到損害,進入一種「癌狀態」中。另一方面,外面售賣的食物,為了追求色香味,通常會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或者加入大量調味料,比起家庭烹飪的食物,它們含有更多的致癌物質。同時,大家在聚會中大量喝酒,這些無疑都加重了胃腸負擔,為癌症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5)常常飲酒過量

5種易罹癌的飲食習慣 你中了幾個?

從保健方面講,適量喝酒能興奮神經,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有提神醒腦、舒筋活血的生理功能,可以鬆弛血管,改善血液迴圈,提高人體免疫力,增進食慾,有利於睡眠。最近,國外的研究分析顯示,每日喝酒少於20克,可使冠心病風險降低20%,在糖尿病、高血壓、陳舊性心肌梗死病人中,也得到同樣結果。適量喝酒對人體有益處,與酒精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抗血小板血栓形成和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對防治冠心病、糖尿病有一定效果。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過量喝酒則對健康有害無益。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是一種對人體各種組織細胞都有損害的有毒物質,能損害全身各個系統。研究證明:直接喝沒有稀釋過的烈酒,或一天喝75公克以上的白酒、大口喝啤酒等,都是容易招致癌症的喝酒方式。值得提出的是,要避免空腹喝酒。空腹喝酒時,由於胃中沒有食物,酒精經胃黏膜快速吸收,直接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急劇升高,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因此在喝酒前應先吃些食物,尤以碳水化合物為佳,因其分解時產生的能量可供肝臟「燃燒」酒精之用。此外,還可以選擇一些適當的下酒菜,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以補充肝臟代謝酒精所需的維生素。

(本文作者/李忠/摘自:抗癌名醫的食療祕方/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逢夏季,熱浪肆虐,除了容易增加熱傷害外,就連惱人的痤瘡,也如雨後春筍般,一顆又一顆的出現,但其實痤瘡的發生原因,不僅有過量皮脂分泌而已,日前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體內若存有著高濃度的維生素B12時,會影響臉部的細菌活性,進而增加青春痘的發生率。 維生素B12 過多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八仙樂園重大的塵爆事件,震驚了國人。燒燙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體內新陳代謝情況的改變,病人常出現食慾不振、吸收消化不良,甚至無法進食等問題,營養師建議燒燙傷病患的熱量應為平常的2倍,而蛋白質需佔總熱量的20%左右。 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燒燙傷面積越大或程度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八仙樂園粉塵爆炸事件,造成高達500人輕重度燒燙傷,在那麼多人同時就醫的情況下,讓人不禁擔心治療藥物及備品是否足夠,許多燒燙傷偏方不脛而走,甚至有人趁機在網路平台,賣起來路不明的燒燙傷藥膏,此做法只會徒增患者及家屬內心的不安及焦慮,食藥署呼籲,遵從醫囑,莫聽信誇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溫室效應造成的地球暖化,夏天一年比一年炎熱,所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多留意病情變化及中風風險,因為天氣炎熱時,身體新陳代謝會變得比較旺盛,進而容易脫水,一旦脫水,心跳就會加快,血壓也會上升,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造成威脅。 且室外攝氏36度,而室內冷氣房溫度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