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PP化療給藥 癌症用藥更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不少癌症患者都會以化學治療對抗疾病,然而,由於每位病患所需的藥物劑量和給藥時間都不一樣,一旦出錯,便有可能發生危險。台北榮民總醫院為了解決此一問題,歷時三年、研發出「行動化療給藥安全網」,利用智慧型手機結合醫院資訊系統與輸液幫浦內部資料的資訊系統,由系統對系統進行資料核對,希望能藉此提昇癌症病人靜脈輸注給藥安全。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黃秀雅資訊護理師表示,癌症病人所用的化學治療藥品是以靜脈輸注為主要給藥途徑,護理人員需使用輸注幫浦設定藥品每小時的給藥速率及劑量,藉以控制化療的安全效果。

根據美國緊急醫療研究機構公佈的2013年十大醫療科技危害中,「輸液幫浦造成之藥品輸入量錯誤」高居第二,主要的問題在於輸液幫浦本身是獨立的機器,即便護理人員手動設定給藥速率或劑量錯誤,機器也不會有任何警示提醒。因此,臨床上,大多需仰賴兩位護理人員進行雙重核對。

然而,兩位護理人員雙重核對的作業流程雖可確保癌症病人化療靜脈輸注給藥安全,但對工作繁重的護理師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為此,北榮護理部與資訊室和輸液幫浦廠商攜手合作,運用「智慧型手機」將原本各自獨立的「醫囑系統」、「靜脈輸液幫浦」及「條碼給藥系統」三點串成一線,設計了行動化療給藥安全網。

如此一來,護理人員在執行化學治療藥品靜脈輸注時,護理人員不僅可獨自完成化學治療藥品靜脈輸注,避免打斷其他護理同仁手邊的工作,影響其他患者的權益;系統出錯率也較人為出錯率低了許多,可為化療給藥安全做嚴謹把關,防止癌症病人因靜脈輸注輛錯誤而引發的危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14

相關推薦

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天約有15人因B肝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抗癌鬥士」何清全是B肝帶原者,但始終置之不理,約16年前,年僅41歲的何先生,在15歲兒子不斷叮嚀下做健檢,最終發現肝癌,甚至不斷復發,女兒便自告奮勇捐出6成肝臟,挽救爸爸性命,何清全說:「很會賺錢,卻不會照顧身體,才不是人生勝利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甲狀腺癌因初期無明顯症狀,有著「隱形殺手」之稱。日前就有國外網紅在上傳影片後,被眼尖網友提醒「喉嚨處怪怪的」,經就醫診斷發現為甲狀腺癌;近期台大醫院也收治1名30多歲的年輕老師,健檢發現甲狀腺右側有個2公分結節,至台大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甲狀腺癌,讓沒有家族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不僅會造成肺部疾病,也可能會引發血管與心臟疾病!北醫附醫內科部主任暨心臟內科黃群耀醫師解釋,根據統計,逾半數新冠肺炎病患出院後,包括肺部、心血管、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甚至是心理認知都可能出現後遺症,主要因新冠病毒需結合ACE2受體,才能進到細胞內部,這時因心血管系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女副機師個案(案16377)已檢測病毒部分基因定序,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初判,比對先前境外移入個案感染病毒基因,女副機師接觸東南亞新冠Delta變異株機會較高,在台灣感染與擴散病毒可能性極低。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調查案16377接觸者應採檢3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