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PM2.5濃度高 3撇步自我保護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PM2.5濃度高 3撇步自我保護

本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PM2.5濃度偏高,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站預報,昨日金門及中部地區空氣品質為對敏感族群不健康,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多加留意,另外,今、明2日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仍有偏高現象。

眼痛、咳嗽或喉嚨痛 避免戶外活動

空氣品質越來越糟,除了分級制度由現有的四級改為六級之外,髒空氣導致的併發症也造成人心惶惶,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避免戶外活動及體力消耗。

3策略 力抗髒空氣

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ㄗㄤ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應避免體力消耗,尤其是避免戶外活動,有氣喘的民眾也請多留意,國民健康署也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提供民眾以下自我保護3策略:

1)  清潔衛生 /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暴露。

2) 活動模式 /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3) 規律作息 /

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根據研究顯示約有1/5的中風是由心房顫動引起,且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4-5倍,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一旦有心房顫動,醫師會根據病人的風險,給予適當的藥物,可能包含抗凝血劑預防血栓,或接受較侵入性的電燒灼等手術。 一名80歲年邁的女性,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孩子的起跑點,是人生的第1個階段,根據衛福部2015年「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通報」調查指出,5成的慢飛天使是在滿3歲、進入幼兒園後才發現,甚至滿6歲後才通報遲緩,錯失早期介入的機會。許多4、5歲有動作協調問題的孩子因為已經會走路及跑來跑去,而讓家長忽略了他們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