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期有藝人因「主動脈剝離」釀成血管堵塞於浴室跌倒後驟逝,令人惋惜且不捨,但這也讓民眾開始重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及如何預防。心臟基金會黃瑞仁執行長指出,高血壓的併發症在腦部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在心臟則易造成心肌梗塞,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是造成主動脈剝離;因此,有高血...
閱讀詳情 »呂語琴
即將發新歌!Selina「減肥3招」體脂火速達標,人性化瘦身法,泡芙妹掰掰~|減肥秘訣
先前在S.H.E.十週年的演唱會上,Selina因為一開口就走音,被網友說宛如車禍現場,好在三人的好默契絕佳,下一句Hebe和Ella就開口救援,前些年開始因為不明原因導致Selina倒嗓,從甜美嗓音變為中低音,卻也唱出了別於以往的音樂風格,如今為了即將發行的新單曲,積極減肥,人性化的瘦身方法也讓她...
閱讀詳情 »骨鬆藥物+運動飲食才有效! 骨鬆治療4大認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被診斷骨鬆,一定要用藥嗎?」這是骨鬆患者在診間常有的疑問,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強調,已經骨鬆骨折,或者骨折風險很高,才需要用藥,且還要搭配運動、營養和定期追蹤等手段同步治療,更呼籲骨鬆治療是一輩子的事,應與醫師討論長期規劃,...
閱讀詳情 »新冠肺炎 SARS MERS ―不能說這一切毫無預警:如何防止下一場浩劫?
前言 一切早有預警 每部災難片都始於科學家的話遭人漠視。 1957年亞洲流感致命人數兩百萬至四百萬;2003年SARS人人自危,全球付出四百億美元代價;2009年流感奪走超過二十萬條人命,損失五百五十億……過去數十年病毒警示不斷響起,血淚斑斑卻未讓...
閱讀詳情 »即使女性有雌激素的保護 中風機率仍比同齡男性更高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一般而言,女性因為受到雌激素的保護,在還沒有更年期、尚未停經的女性當中,發生中風的機率較低;但是最近1項新的研究顛覆了這樣的觀點,新研究表示,年輕女性比同齡的男性更容易中風,研究刊登在《中風雜誌》(stroke)。 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Michelle Lep...
閱讀詳情 »睡不飽會引起心理健康問題? 身心科醫師解析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的孩子是否常睡不好或睡不飽呢?小心可能引起心理健康問題!根據今年6月發表於《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相關,尤其若為睡眠不佳的青少年,日後較容易引起心理健康的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開學已進入第三週,若孩子...
閱讀詳情 »要命「肺纖維化」台大找到新解方! 新冠肺炎的肺纖維化也有效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要命的「肺纖維化」,台大醫院最新研究找到新解方!台大醫院今(25)日發表研究成果,針對所有肺纖維化中最嚴重一種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找到致病關鍵機轉,可以減緩肺臟纖維化的進程並改善肺功能。更重要的是,治療新方向對不同原因造...
閱讀詳情 »癌友「炎值」破表降存活率 營養師提醒「食體倦」警訊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癌症連續蟬連榜首38年,可見癌症是國人目前健康最大的殺手,癌症治療期間時常出現食慾不振、體力下降、疲倦等「食體倦」症狀,實際上是體內發炎的警訊。此外,癌友的預後表現也與「炎值」息息相關!「炎值」高恐提升營養不良、併發症等發生機率,進...
閱讀詳情 »「遇見德曼莎」破除失智迷思 南軟園區飄起失智者沖泡的咖啡香
▲(照/國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國民健康署今年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從今(24)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北南港區舉辦「遇見德曼莎」活動,現場除有失智者創作展之外,民眾還可以與失智者對打桌球,品嚐由失智者一手沖泡的「胖卡行動咖啡車」,活動希望打破民眾對失智症...
閱讀詳情 »規律運動竟是強力「抗癌處方」! 每天30分鐘可降20 罹癌風險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多,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國健署今(23)日提醒,民眾防癌得快動起來,因為運動的好處之一即是可以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以一舉降低包括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