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翠萱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金曲歌后詹雅雯曾提過自己有巴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並且在2個月內瘦8公斤。巴金森氏症向來是不少人聽過,卻常與阿茲海默症搞混的疾病。而該疾病是50歲以上相當常見的疾病,看到長輩走路駝背、或有點拖著腳走、容易跌倒等運動障礙,建議要及早就醫,延緩惡化。 手抖、撲克臉為典性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一走進藥妝店、大賣場,美白、牙齦護理、抗敏感、預防牙周的牙膏琳瑯滿目,牙膏種類繁多該如何挑選呢?牙科醫師葛建埔表示,如想預防蛀牙,建議挑選含氟較高的牙膏,號稱可以預防牙周病的產品通常價格貴上許多,建議多做比較。 市售牙膏含氟量低難以預防蛀牙 無法強調可治療牙周病 葛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林筱庭/採訪報導)台灣約有50萬人受心律不整問題困擾,其中在老年族群中,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症狀。然而除了高齡族群外,兒童也會有心律不整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兒童心律不整為心搏過速,若藥物無法控制或狀況嚴重時,需考慮進行心導管手術,但手術需仰賴X光透視機輔助,間接導致兒童暴露在輻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60歲患者因早上起床發現右眼突然視力模糊,前往眼科門診求診。問診得知患有高血壓,且自述最近2個月有間歇性頭痛。經由詳細眼科檢查,發現右眼視網膜上半部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併發黃斑水腫,引起突發性視力減退。此外,檢查也意外發現病人眼壓偏高,患有隅角閉鎖型青光眼,這可能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今(15)日再度「嘉玲(+0)」,外界開始期待接下來是否真能如衛福部長陳時中透露的腳步,最快5月就能縮短檢疫天數到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強調,開放的期程很難預估,指揮中心正在審慎評估,但他不諱言,目前最大擔憂,就是不想台灣步上香港的狀況。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疼痛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非常不愉快的經驗,不管是受傷或疾病甚至日常生活累積的傷害,疼痛常常是身體不適時伴隨的折磨。而病人長期苦於疼痛不適,常在各科門診間的追蹤治療,除了花費鉅時外,也因此常常伴隨有情緒或睡眠等其他精神方面困擾,讓整體生活品質下降許多。 疼痛是身體警訊 常...

閱讀詳情 »

▲蟎蟲患者的睫毛根部有許多黏稠的的白屑屑。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雙眼睛又紅又腫,當心暗藏蟲蟲危機!一名6歲病童,日前就因為嚴重針眼求診,媽媽告訴醫師,原來小朋友早從2歲左右就有很多眼屎,很難清洗,看遍皮膚科跟眼科都沒有改善,長大一點更變成針眼反覆發作,時常要跑醫院,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其...

閱讀詳情 »

為提供觀眾更多豐富新聞資訊內容,華視新聞特別開闢名人專欄「語眾不同」邀請重量級專家、學者,頗析國際、財經、民生以及兩岸重大議題,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看不到盡頭的狀況下,今日 (3月10日) 特別邀請前副總統、現任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針對台灣解封的條件、新冠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情緒過於波動小心真的氣到心臟病發!日前有位婦人因與子女為了志願排序發生衝突,就因此導致心悸、胸悶等症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指出,這名婦人平時血壓稍微偏高但並未服藥追蹤,近日看到女兒學測成績單時情緒一度不穩,但與女兒討論志願排序時又因意見不同吵架,瞬間感...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