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蛀牙、牙周病口腔清潔要做好 牙膏vs.漱口水比一比

防蛀牙 牙周病口腔清潔要做好 牙膏vs.漱口水比一比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一走進藥妝店、大賣場,美白、牙齦護理、抗敏感、預防牙周的牙膏琳瑯滿目,牙膏種類繁多該如何挑選呢?牙科醫師葛建埔表示,如想預防蛀牙,建議挑選含氟較高的牙膏,號稱可以預防牙周病的產品通常價格貴上許多,建議多做比較。


市售牙膏含氟量低難以預防蛀牙 無法強調可治療牙周病


葛建埔醫師說,少部分牙膏含有藥用成分,屬於指示用藥,價格昂貴,每支約2、3百元,且無法在一般賣場販售。至於常見號稱可預防牙周病的牙膏,價格也不便宜,但效果就不如藥用牙膏來得好;有些人牙齒敏感,喝了冷熱水時,痠到不行,建議可以直接以抗敏感牙膏塗抹在齒頸部,並按摩1、2分鐘,1天2、3次,幾天下來就可感受到效果。


牙膏主要功效為預防蛀牙,葛建埔醫師表示,這與含氟量有關,含氟量越高,預防齲齒的效果就越好,不過,市售牙膏含氟量均不足,難以達到預防效果。事實上,食藥署規定一般牙膏及漱口水添加含氟化合物的標準,其氟總量不得超過0.15%(1,500ppm),不具有醫療效能,且不可強調可以治療牙周病等病症。


牙膏常見成分你了解嗎? 專科醫師帶你1次了解


食藥署表示,牙膏多為乳劑、膏劑及液劑,主要用於清潔牙齒、保持口氣清新,常見的組成為研磨劑、界面活性劑、黏結劑、保濕劑、防腐劑及香料等,各有其作用。


研磨劑常見成分為碳酸鈣、磷酸鈣等,主要是在不傷害牙齒的情況下,去除表面的污垢;界面活性劑常見成分為硫酸月桂酯鈉,清潔原理與清潔類化妝品相同,能清除表面沉積物並乳化牙垢。


黏結劑常用羧甲纖維素鈉等成分,用於穩定膏體和避免水分揮發,使牙膏的固體和液體保持均質性;保濕劑常加入甘油、丙二醇等成分,可防止牙膏硬化;防腐劑則是避免牙膏變質;而香料則使牙膏具有香氣。


漱口水有如液態牙膏 但僅能輔助清潔不可取代刷牙


至於漱口水,則有如「液態牙膏」,不需搭配牙刷,只需含在口中來回漱幾次吐掉即可。主要功能是清潔口腔、防止口臭、保持口氣清新,常見成份為溶劑、保濕劑、pH值調整劑、防腐劑及香料等。


溶劑常見為水、乙醇等,用於調整黏稠度及溶解成分;保濕劑常為甘油等,用於口腔內保濕;pH值調整劑多為檸檬酸鹽等成分,用於pH值調節;防腐劑則是避免漱口水產品變質;香料則是使漱口水帶有香氣。


「漱口水只能用來輔助牙齒清潔,做好口腔保健。」葛建埔醫師提醒,民眾不能以漱口水來取代刷牙,應在於刷牙後等待一段時間,再使用漱口水,效果會更好。使用漱口水時,至少在口中維持30秒至1分鐘,吐掉後,無須再以清水漱口。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每8名成人有1人腎病變 三高危險群尤應慎防高腎壓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第27屆亞洲藥學會年會於10月24日至27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市舉辦,亞洲藥學會長四年一任,本屆會長是由臺灣的王文甫藥師擔任。而因應近期亞洲發生的天災,亞洲藥學會將成立災防救助委員會;此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陳惠芳副署長也來到馬尼拉,從SARS及八仙塵爆事件,分享臺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7歲婦人已經洗腎三年,近來赴醫院檢查,發現左手洗腎廔管有狹窄情況,醫師研判恐造成洗腎效果不佳,建議採以血管擴張手術,但考量婦人年紀較大,為降低感染風險和麻醉時間,因此安排複合式手術房為她進行經皮氣球血管擴張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住院兩天後就返家休養。一站式手術環境...

閱讀詳情 »

日本不但有「長壽國」的美譽,走在街上,不難發現多數人的身材都比較纖瘦,少見肉肉的人趴趴走,雖然精瘦卻精神奕奕。造就日本人如此健康又有活力,背後最大推手正是「發酵食物」的飲食文化,尤其是家家戶戶每天餐桌上必備的味噌、納豆等食材料理,都是讓人「吃出窈窕」的好幫手! 「發酵食物」家族多元 味噌、納豆是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5歲男性,去年發現常常感到口渴,且體重下降超過10公斤,便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性不僅空腹血糖高達299mg/dl,糖化血色素也高達15%,所幸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並配合飲食控制,三個月後血糖已逐漸下降,改為口服藥物治療,一年半過去,糖化血色素都穩定控制在7%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