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蛀牙、牙周病口腔清潔要做好 牙膏vs.漱口水比一比

防蛀牙 牙周病口腔清潔要做好 牙膏vs.漱口水比一比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一走進藥妝店、大賣場,美白、牙齦護理、抗敏感、預防牙周的牙膏琳瑯滿目,牙膏種類繁多該如何挑選呢?牙科醫師葛建埔表示,如想預防蛀牙,建議挑選含氟較高的牙膏,號稱可以預防牙周病的產品通常價格貴上許多,建議多做比較。


市售牙膏含氟量低難以預防蛀牙 無法強調可治療牙周病


葛建埔醫師說,少部分牙膏含有藥用成分,屬於指示用藥,價格昂貴,每支約2、3百元,且無法在一般賣場販售。至於常見號稱可預防牙周病的牙膏,價格也不便宜,但效果就不如藥用牙膏來得好;有些人牙齒敏感,喝了冷熱水時,痠到不行,建議可以直接以抗敏感牙膏塗抹在齒頸部,並按摩1、2分鐘,1天2、3次,幾天下來就可感受到效果。


牙膏主要功效為預防蛀牙,葛建埔醫師表示,這與含氟量有關,含氟量越高,預防齲齒的效果就越好,不過,市售牙膏含氟量均不足,難以達到預防效果。事實上,食藥署規定一般牙膏及漱口水添加含氟化合物的標準,其氟總量不得超過0.15%(1,500ppm),不具有醫療效能,且不可強調可以治療牙周病等病症。


牙膏常見成分你了解嗎? 專科醫師帶你1次了解


食藥署表示,牙膏多為乳劑、膏劑及液劑,主要用於清潔牙齒、保持口氣清新,常見的組成為研磨劑、界面活性劑、黏結劑、保濕劑、防腐劑及香料等,各有其作用。


研磨劑常見成分為碳酸鈣、磷酸鈣等,主要是在不傷害牙齒的情況下,去除表面的污垢;界面活性劑常見成分為硫酸月桂酯鈉,清潔原理與清潔類化妝品相同,能清除表面沉積物並乳化牙垢。


黏結劑常用羧甲纖維素鈉等成分,用於穩定膏體和避免水分揮發,使牙膏的固體和液體保持均質性;保濕劑常加入甘油、丙二醇等成分,可防止牙膏硬化;防腐劑則是避免牙膏變質;而香料則使牙膏具有香氣。


漱口水有如液態牙膏 但僅能輔助清潔不可取代刷牙


至於漱口水,則有如「液態牙膏」,不需搭配牙刷,只需含在口中來回漱幾次吐掉即可。主要功能是清潔口腔、防止口臭、保持口氣清新,常見成份為溶劑、保濕劑、pH值調整劑、防腐劑及香料等。


溶劑常見為水、乙醇等,用於調整黏稠度及溶解成分;保濕劑常為甘油等,用於口腔內保濕;pH值調整劑多為檸檬酸鹽等成分,用於pH值調節;防腐劑則是避免漱口水產品變質;香料則是使漱口水帶有香氣。


「漱口水只能用來輔助牙齒清潔,做好口腔保健。」葛建埔醫師提醒,民眾不能以漱口水來取代刷牙,應在於刷牙後等待一段時間,再使用漱口水,效果會更好。使用漱口水時,至少在口中維持30秒至1分鐘,吐掉後,無須再以清水漱口。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台每8名成人有1人腎病變 三高危險群尤應慎防高腎壓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林詩恩/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國內疫苗第2劑覆蓋率已達36.07%,待覆蓋率達7成,有望下一波鬆綁,但目前國際疫情情勢仍嚴峻,是否開放邊境,則必須審慎考慮。 醫師沈政男臉書以上海迪士尼出現確診者足跡而擴大PCR篩檢為例,提醒台灣已經踏上國境解封之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關於COVID-19檢測抗體的部分,今天(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記者會中表示,最近接到許多民眾反應,分不清楚抗體的快篩與抗原的快篩,因此特別加強宣導。 ▲COVID-19檢測試劑怎麼分?(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說明,如果擔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一般的冠狀動脈疾病主要是因斑塊(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動脈狹窄或阻塞。比較常見的4個病因包括(1)內皮功能障礙(內膜受損)、(2)冠狀動脈痙攣(不適當的收縮)、(3)微血管功能障礙(微小分支的功能障礙)、(4)心肌橋(心肌覆蓋擠壓)。以上的情況仍然可以引起與阻塞性疾病相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林詩恩/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5)日公布10月29日至11月4日該周境外移入基因定序結果,檢驗8例,結果均為Delta病毒,且其中6例為突破性感染。 ▲10月29日至11月4日該周境外移入基因定序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值得注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