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0日

6-3 想參加馬拉松,如何自我訓練?   參加路跑比賽,想從入門的3公里、5公里晉級到10公里,甚至挑戰21公里的半馬、42.195公里的全馬,單憑衝勁是不夠的!用對方法訓練,才不會因肌肉、韌帶或關節受傷而敗下陣來。讓鑽研運動醫學的骨科醫師、運動防護員告訴你,想完跑馬拉松,該怎麼準備! &...

閱讀詳情 »

5-2 扭傷腳踝一動就痛 怎麼恢復腳力?   腳踝扭傷,走路一拐一拐,很多人的反應是「暫時不能運動了」,但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表示,運動受傷經過前3天急性發炎期,組織進入癒合期,要新生膠原蛋白長得好,必須給它施力方向才能正常排列。   不過,...

閱讀詳情 »

3-2 跑完酸痛,5招教你搶救急性疼痛   跑完步,膝蓋、小腿、足底好酸痛,該先冰敷,還是熱敷?止酸痛的噴劑、凝膠、貼布,那個效果好?若過了幾天還未好,該嘗試推拿或針灸嗎?   俊麒最近換了個新主管,每天工作時都被叮得滿頭包,於是他決定每天下班後去慢跑,發洩上班時的怨氣。當怨氣隨...

閱讀詳情 »

文/戴宏全(宏全國際董事長、三鐵運動愛好者)   微霧晨曦偷偷地透映出窗簾,眼前的光影啟動了調適時差的身驅,我翻開了不知身在何處的絲絨被窩,矇矓地拿起行李箱裡的慢跑鞋。嗯!也許是在巴黎或德列斯登?還是阿姆斯特丹或里斯本呢?踏上街道,吸一口新鮮空氣,灌醒了昏沈的腦袋及抖動的四肢。呼&hell...

閱讀詳情 »

文/葉文凌(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傷骨科主任)   跑步是簡單的運動嗎?由本書可知,需要了解及注意的事項真是不可勝數。 本書內容詳實且旁徵博引,可謂一時之選。也相信對各年齡層、各運動層級的跑者,必能有十分正面的效益。當然最終是跑者必須真的用心詳讀,且身體力行,屆時在享受跑步的...

閱讀詳情 »

文/王至弘(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   適當的跑步非常益於身心健康,在動的過程中,讓力與能量在筋骨中流暢,自然能促進健康。但是如何跑步?如何避免傷害?是需要學習的歷程,本書提供這方面完整的概念和避免運動傷害的方法及治療。   本書也特別指出,積極治療運動傷害最根本的觀念和...

閱讀詳情 »

「原來我都跑錯了,難怪傷膝又瘦不下來!」 「想跑步,但總無法持續3個月,原來是我的方法用錯了!」 「跑步後痠痛感很難消除,原來是我不懂得緩解!」 本書教你用對方法跑步,做好運動前後該做的事,讓你輕鬆自在玩跑步!   你不必再受限坊間書籍強調的標準姿勢跑法, 本書告訴你,只要找到身體的協調性...

閱讀詳情 »

你的關節提早退化了嗎   別以為關節痛是老年人的專利,調查指出,三成五的青壯年曾有關節疼痛困擾,這些人常未等到受傷部位恢復健康,就急著回到運動場或職場,讓同一部位一傷再傷,如何保養膝關節,避免疼痛牽制行動力,專家帶你護膝大作戰!   31歲的William,酷愛打籃球,常和同事相...

閱讀詳情 »

文/蘇麗文(前跆拳道國手)   很多人對我有深刻的印象,我想是來自2008年北京奧運的那一場跆拳道戰役。   那場戰役使我的左腿膝蓋前十字韌帶全斷、左腳腳趾骨折、左手手腕也骨折,我仍堅持奮戰到最後一刻,那樣的畫面不斷在電視銀幕中播送,所以許多人對我的名字感到熟悉。   ...

閱讀詳情 »

文/徐郭堯(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教授)   董氏基金會長期關注國人身體健康,無論對戒菸、食品營養、憂鬱症或自殺防治等議題,成效卓著,有目共睹。基金會發行的《大家健康》雜誌,有鑑於膝關節退化性疾病,與膝關節運動傷害盛行率不斷提高,出版了這本《預約膝力人生:膝蓋要好,這樣保養才對!》,...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