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的五月中旬是台灣的梅雨季的開始,俗稱「入梅」,陰雨不斷的日子可能持續整整兩個月,由於長期下雨,導致衣物、食品等容易發霉,因此梅雨又有一個別名:「霉雨」,中醫師陳麒文表示,這樣的天氣,常導致腰酸背痛,頭昏沉重,大便泄瀉等等症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便是外感「濕邪」所導致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可以選用幫助脾腎運化水濕的食品及中藥來養生保健。

補腎首選「黑」「鹹」

陳麒文中醫師指出,逢黑必補腎;在中醫的五行學說中,黑色和腎臟對應的都是水,如「黑豆」「 黑米」「 黑芝麻」,其中豆類因為形狀像腎,被古人譽為腎之穀。他補充,黑豆能補腎強身,活血利水。現代科學研究則發現這些黑色的食物多含有維生素E,可以達到抗氧化的作用,清除加速人體衰老自由基。

鹹味入腎;鹹味,人們最常想到的就是鹽巴,而具有鹹味的食材,則多為海產品與肉類,如海帶、紫菜、海藻、墨魚、豬肉等等,其中海帶不僅對高血壓患者有幫助,對腎病也有特別的預防作用。

同時健脾補腎 有上品之藥

陳麒文中醫師建議,山藥,為藥食兩用的佳品,李時珍曾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山藥不只被中醫師作為藥物使用,也常被做成美味的菜餚,如生吃、做粥、泡茶,都可以發揮食療的功效

梅雨季節勞動工作後腰痛 小心是「腎著」腰痛

腰痛原因有很多種,其中在溼氣重的環境中常發生的便是「腎著」腰痛,通常發生在勞動之後,除了腰部痠痛難以轉動之外,腰部以下的雙腿也可能會感到痠重冷痛。

中醫「腎著湯」有溫腎散寒、健脾除濕之功,專門處裡腎著腰痛症

組成:甘草炙6克  乾薑6克   茯苓12克   白朮9克 以水煎服。

居家兩穴位按摩 幫助緩解腎著腰痛

委中穴:位於膝後膕窩橫紋中央,屬足太陽膀胱經,是四總穴之一,常用來治療腰痛


「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按摩法:雙腳伸直,用同側手食指中指按摩,每次按揉五分鐘,力道可稍大,需有痠麻感

腎俞穴:為腎的背俞穴,為腎氣輸通出入之處,位於後腰


「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按摩法:用雙手中指或大拇指按於兩側腎俞穴按壓揉擦,至局部有熱感為佳。也可先將雙手搓熱,然後迅速將掌心貼在腎俞穴處,快速上下摩擦,持續3分鐘。

陳中醫師提醒您,「霉雨」季節溼氣重,日常生活中可以選用補脾腎能幫助除溼利水的食材,配合中藥與穴位按摩,不讓「濕邪」有機可稱,安心度過陰雨綿綿的梅雨季。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排便不順的困擾嗎,除了因大家常見的膳食纖維或水分攝取不足、缺乏活動、懷孕等環境改變,或飲食不均衡等原因造成的便秘,其實你服用的藥物,也可能成為造成排便障礙的關鍵;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包括降血壓藥、胃藥、鴉片類鎮痛劑、抗組織胺、抗憂鬱藥以及刺激性瀉劑等,都可能因含有...

閱讀詳情 »

  ▲消除皺紋的穴道 只要刺激雙眼正後方,對應於腦後的腦空穴,就能消除臉部皺紋。   ▲生髮按摩法 蓬鬆的髮量能讓人看起來年輕10歲以上。這個體操能刺激甲狀腺,所以非常推薦給因壓力產生掉髮的人。每天持續做,只要一年就能回復髮量。請將這個好方法告訴身邊為髮量困擾的朋友吧! 從耳下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4歲黃先生,雖戒除喝酒、嚼檳榔多年,但抽菸習慣仍改不了,某次因牙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口腔牙齦癌第四期,但起初因擔心開刀後影響顏面外觀,遲遲不敢答應刀治療,所幸經醫師與癌症個管師完整說明及鼓勵下,接受開刀切除腫瘤及皮瓣重建,並完成術後輔助性放射線治療,目前病況已逐漸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98歲陳奶奶,患有慢性腎衰竭,平時可用四腳助行器在住家內活動,近一年來逐漸出現衰弱、腳無力等現象,加上因不慎跌倒造成右手橈骨骨折,出院後又因泌尿道感染再次住院;陳奶奶住院期間,花蓮慈濟醫院提供早期復健訓練介入計畫,但因考量陳奶奶返家後恐無法自理生活,且經團隊評估後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