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的五月中旬是台灣的梅雨季的開始,俗稱「入梅」,陰雨不斷的日子可能持續整整兩個月,由於長期下雨,導致衣物、食品等容易發霉,因此梅雨又有一個別名:「霉雨」,中醫師陳麒文表示,這樣的天氣,常導致腰酸背痛,頭昏沉重,大便泄瀉等等症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便是外感「濕邪」所導致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可以選用幫助脾腎運化水濕的食品及中藥來養生保健。

補腎首選「黑」「鹹」

陳麒文中醫師指出,逢黑必補腎;在中醫的五行學說中,黑色和腎臟對應的都是水,如「黑豆」「 黑米」「 黑芝麻」,其中豆類因為形狀像腎,被古人譽為腎之穀。他補充,黑豆能補腎強身,活血利水。現代科學研究則發現這些黑色的食物多含有維生素E,可以達到抗氧化的作用,清除加速人體衰老自由基。

鹹味入腎;鹹味,人們最常想到的就是鹽巴,而具有鹹味的食材,則多為海產品與肉類,如海帶、紫菜、海藻、墨魚、豬肉等等,其中海帶不僅對高血壓患者有幫助,對腎病也有特別的預防作用。

同時健脾補腎 有上品之藥

陳麒文中醫師建議,山藥,為藥食兩用的佳品,李時珍曾說山藥「益腎氣,健脾胃」,山藥不只被中醫師作為藥物使用,也常被做成美味的菜餚,如生吃、做粥、泡茶,都可以發揮食療的功效

梅雨季節勞動工作後腰痛 小心是「腎著」腰痛

腰痛原因有很多種,其中在溼氣重的環境中常發生的便是「腎著」腰痛,通常發生在勞動之後,除了腰部痠痛難以轉動之外,腰部以下的雙腿也可能會感到痠重冷痛。

中醫「腎著湯」有溫腎散寒、健脾除濕之功,專門處裡腎著腰痛症

組成:甘草炙6克  乾薑6克   茯苓12克   白朮9克 以水煎服。

居家兩穴位按摩 幫助緩解腎著腰痛

委中穴:位於膝後膕窩橫紋中央,屬足太陽膀胱經,是四總穴之一,常用來治療腰痛


「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按摩法:雙腳伸直,用同側手食指中指按摩,每次按揉五分鐘,力道可稍大,需有痠麻感

腎俞穴:為腎的背俞穴,為腎氣輸通出入之處,位於後腰


「入梅」陰雨連連 梅雨季養生食療首重補脾腎

按摩法:用雙手中指或大拇指按於兩側腎俞穴按壓揉擦,至局部有熱感為佳。也可先將雙手搓熱,然後迅速將掌心貼在腎俞穴處,快速上下摩擦,持續3分鐘。

陳中醫師提醒您,「霉雨」季節溼氣重,日常生活中可以選用補脾腎能幫助除溼利水的食材,配合中藥與穴位按摩,不讓「濕邪」有機可稱,安心度過陰雨綿綿的梅雨季。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女孩們注意了,如果妳是一個喜歡清洗自己下半部的人,妳可能正在傷害妳的陰道。事實上,許多關於「清洗下半部」的廣告可能正洗腦著妳,讓妳以為妳的陰道應該需要時常清洗干淨才行。但是你可能知道,其實妳的陰道需要妳少煩它,它其實可以自己清洗自己… 美國舊金山灣區婦產科表示:「如果想要讓陰道裡面保...

閱讀詳情 »

  (翻攝自wanhuajing,下同) 有句諺語:「有健康即有希望,有希望即有一切。」想要健康長壽,平時飲食還得多注意,管住嘴,吃得合適,吃得營養,像針線活一樣,不但要細心,還得有耐心。對於養生,有一個方法:少吃「三白」,多吃「三黑」。 「三白」是什麼? 指的是鹽、糖、脂肪,這三樣食物...

閱讀詳情 »

大姨媽之後的一個星期內食用,保證你滿臉的膠原蛋白!經期保養都整理好了,讓妳護膚、豐胸、瘦身、排毒,女人們一定要收藏!!快轉發給身邊的女性朋友吧! 很有幫助的!! 圖片來源:1.2     首先,我們需要的主料有:銀耳3大朵撕碎,大棗三個(已放入鍋中)百合,枸杞,桂圓幹。 &nbs...

閱讀詳情 »

中醫解說為什麼月經量決定著女人的生命!               現在生活中的很多女性,每次來月經經量特別少,而且一兩天就結束了,這就是月經過少。月經過少是怎麼回事呢?很可能是由血虛引起的,患者一般還會伴隨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