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再生醫療細胞製劑」是藥品?產品? 醫藥界各持觀點

「再生醫療細胞製劑」是藥品?產品? 醫藥界各持觀點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行政院會最近將審議《再生醫療三法》,台灣藥學會、台灣臨床藥學會、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台大藥學專業學院國際藥政法規研究平台等單位7日上午齊聲呼籲,政府應將「再生醫療使用的細胞製劑」視為藥品,不該改為產品,否則等同於忽視藥師的調劑能力,與國際規範背道而馳。


為了讓國內患者盡早擁有再生醫療的治療選項,衛福部於今年1月公告再生醫療三法(發展法、施行管理條例及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徵求各界意見,藥界支持此立法架構,希望在基本法之下,將技術服務與細胞治療製劑(視為藥品)分別納入管理。


不過,醫師公會則有不同意見,認為再生醫療所用的細胞,毋須以藥品管理,前食藥署署長、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表示,這與世界各國的管理制度相左,也質疑藥師調劑專業。


康照洲指出,再生醫療發展,面對來自不同捐贈者的細胞,用於治療病人,美歐日等先進國家衛生部門,無不謹慎面對,將細胞列為生物製劑,並以完整的藥品管理制度規範之,責成藥政管理單位,嚴格管控其細胞擴增處理過程及最終成品的品質,以確保病人就醫安全。


康照洲說明,病人在醫療院所經由醫師診察、處方,藥師調劑後,完成治療,此為國際上,醫療體系運作已久之標準作業模式。強烈呼籲,各界重視此議題,對於再生醫療的管理與使用,應與國際規範接軌。


「再生醫療使用的細胞製劑就是藥品」康照洲強調,取自生物來源的物質,經過操作、製備,注入人體,用來治療或預防疾病,一般稱為生物製劑(biological product)。


各國藥政法規單位皆將生物製劑歸為藥品來管理,包括:許多抗癌藥品、血友病使用的血液製劑、抗體藥品、基因藥品、疫苗,例如去年的COVID-19疫苗及最近發展的CAR-T細胞、幹細胞等。


「再生醫療細胞製劑」是藥品?產品? 醫藥界各持觀點

▲再生醫療小檔案。(資料來源/衛福部;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醫師整理「頭暈7大原因」 你的頭暈是屬於哪種類型?
▸如果還有明天?癌友盼多元分攤藥費 及早使用救命新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自然療癒科學已認同,患病生物必須「排除某些東西」來改善病況,所以目前認為將肉類與酒類自患者飲食中排除最為重要,但療癒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卻鮮少受到重視:那就是斷食、限制用餐與水果飲食法。 我認為,若酗酒人士在幾天內被迫斷食或只吃水果過活,很快就會失去對啤酒與葡萄酒的欲望。此現象證明那些文明化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骨頭關節疾病 名列老人失能前四大疾病 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老年人膝蓋問題雖不會馬上致命,卻嚴重影響晚年生活品質,並與失智、中風和冠狀心臟病並列為造成老人失能的前四大疾病。根據統計,台灣每10個7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7個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苦,帶來疼痛與腿部關節活動的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進入冬季以來,氣溫忽冷忽熱,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這星期氣溫會降低,早晚有涼意,在這季節,很容易感冒。英國營養學家莎拉‧福勞爾接受英國〈每日郵報〉(Daily News)訪問時建議,吃東西時,加點辛香料、大蒜、喝點熱雞湯,多呼吸新鮮空氣,有助抵禦感冒病毒入侵。 喝雞湯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婦女發生陰道不正常出血,往往需要做內診,有時會被安排做超音波檢查,甚至會再進行子宮內膜刮搔術;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已有子宮鏡檢查,可以更精準的揪出子宮哪裡有問題,並能針對病灶做治療。 影像系統進入子宮腔 可清楚看到病灶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內視鏡科主治醫師蘇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