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382創新高 陳時中:清零不可能,共存是必然

本土+382創新高 陳時中:清零不可能,共存是必然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本土確診數與日俱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4/7)公佈本土確診病例新增382例,境外移入149例。17縣市都有確診者,包含台北87例、新北111例、高雄59例、基隆41例等,傳染源有許多不同,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幾個都是娛樂圈相關場所群聚,包含基隆、高雄應注意,未來都還會增加,更直言:「清零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想辦法來共存。」

本土+382創新高 陳時中:清零不可能,共存是必然

國內仍有多條傳播鏈進行中 2個月內達到高峰

陳時中特別指出,不少是八大娛樂場所爆發群聚,如高雄金芭黎、雅閣和帝堡等三家娛樂場所的群聚,目前還在擴散,迄今累計確診62例,以雅閣46例確診數最多。另,花蓮也傳出有PUB群聚感染。陳時中提醒,娛樂場所傳播快速,因相聚時間長,口罩無法戴好戴滿,所以要特別注意,以現階段疫情發展分析,國內仍有很多傳播鏈正在進行中,個案數恐怕將會持續往上升。

外界頻頻關心疫情成長何時會到高峰,陳時中以韓國、紐西蘭、香港疫情發展趨勢分析,國際經驗顯示約1-2個月達到高點,因此台灣未來兩個月是防疫關鍵期,不能期待疫情完全不起來,但至今的努力都是讓疫情不要爆發,期待是緩坡,讓醫療量能跟社會乘載度都能接受。

本土+382創新高 陳時中:清零不可能,共存是必然

重症清零防醫療癱瘓 呼籲盡快施打第三劑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日也出席記者會,他表示一下爆發很可能會癱瘓醫療量能,以香港為借鏡,若醫療癱瘓反而會使死亡率暴增,尤其會造成死亡的不一定是新冠肺炎,而是得不到適當的醫療處置造成嚴重後果。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今年至今,輕症、無症狀確診有2337例,佔比為99.79%,而中重症個案則累計有5例,比例為0.21%。吳明賢分享,國外報告估計Omicron的R0值高達10,等於1人染疫可以傳染給10個人,傳染力高於其他變異株。不過,根據台灣目前的個案,發現感染Omicron的中重症個案遠比Delta少。

本土+382創新高 陳時中:清零不可能,共存是必然

吳明賢表示,現在共識並非清零,而是「重症清零」,應該鼓勵大家打滿三劑,「若第三劑覆蓋率達到8成,若你不幸得到Omicron,也會像一般感冒,大家其實沒必要恐慌、沒必要害怕。」

由於疫情升溫篩檢人數大增,陳時中也表示,所有至醫院採檢的民眾若為輕症,一律回家等報告,也可下載健保快易通app查詢結果。一旦結果為陽性,則由醫院通報衛生局安排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新北市也已火速加開加強版防疫旅館因應疫情。

本土+382創新高 陳時中:清零不可能,共存是必然

【延伸閱讀】

本土+281,新舊事件夾擊 陳時中呼籲:正常生活、積極防疫

BA.2成全球主流病毒株,怎麼防? 專家籲「追加劑」為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位罹患乾癬的30多歲女子,不但全身長有紅疹,且嚴重脫屑有如雪花飄。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原本單身多年的她,立刻有追求者,很快地論及婚嫁,更決定共同投資開店。不料,健保只給付半年的治療,女子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又再惡化,遭男方毀婚,開店計畫也因財務危機而中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懷有20周身孕的陳姓婦女,日前突然感到頭痛欲裂,緊急送醫後竟兩邊瞳孔放大,昏迷指數只有3,情況非常危急。經檢查發現,患者因顱內動靜脈畸形血管破裂,腦部嚴重出血而出現劇烈頭痛並昏迷,所幸手術治療,身體恢復正常狀況,也順利保住肚中胎兒。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文.洪寶山 根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指出,現代人壽命愈來愈長,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未來預估在1960年後出生者,將有超過半數可能罹患癌症,而且活得愈久,罹癌的機率愈高。癌症已經成為現代人疾病的最大殺手,因此,許多養生方式、保健食品,也備受歡迎。 目前抗癌出現了全新的進展,看似平凡的蚯蚓竟然也能有益身體健...

閱讀詳情 »

導語:骨科名醫韓毅雄曾形容爬樓梯或爬山是「最笨的運動」,台安醫院複建科主任鍾佩珍也表示,爬樓梯或爬山是有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沒錯,但缺點太嚴重,實在得不償失。所以行醫30年來從不曾建議病人把爬樓梯或爬山當作運動。●利用爬樓梯或爬山來運動,誰適合?誰應敬而遠之?臺北101國際登高賽及新光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