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單次使用」醫材重複消毒使用 衛福部拍板開放特定品項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數家大醫院日前遭爆以為民眾省錢為由,將一次性使用的自費手術耗材消毒重複使用,引發爭議。衛福部今(14)日邀集各界開會,最終決議考量到安全性、效能性及病人經濟的可負擔性,決定會以正面表列方式由衛福部公告得再使用的品項及處理使用規定。估計最快可能於8月公布第一波的適用名單。

衛福部今日共找來包括醫學工程學者專家、感染管制學會、相關醫學會、各層級醫院協會、消費者代表、地方衛生局及食藥署、健保署、疾管署等單位,召開「單次使用醫療器材管理研商會議」,最終獲得開放共識。

衛福部會後表示,經檢視世界各國的醫療器材管理規定,除法國之外,均容許仿單標示為「單次使用」的醫療器材得重複消毒使用,因此將請各專科醫學會依據臨床治療使用需要,在兼顧安全性、效能性及民眾經濟可負擔性3項原則之下,於1個月內提供建議品項及相關文獻資料,再由衛福部組成專家委員會審查後公告。

衛福部說,會同步要求醫院於使用時,依醫院評鑑及感控查核要求,建立內控機制,訂定使用醫材器械安全管理及不良醫材事件通報,衛福部亦會建立外部查核機制。

另外,決議也要求醫院於使用清單品項時,應向病人充分說明其使用利弊及收費差異,給予病人選擇權利。而未來醫療機構使用重消醫材應符合衛福部公告的品項,或於事前提出申請增加品項,違者依醫療法規定,可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其情節就違反規定之診療科別、服務項目或其全部或一部的門診、住院業務,處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停業處分或廢止其開業執照。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將可能導致孩子日後的行動力受損,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不同時期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會有不同的治療建議,但通常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癒;提醒家長應多加留意孩子的異狀,並主動向專科醫師諮詢為佳。  髖關節是連接骨盆與大腿的關節,在台灣約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1...

閱讀詳情 »

▲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藉新藥、新療法,仍可以達到治癒。(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往聽到罹癌第四期,等於就是末期、治癒希望小?事實上,隨著藥物進步,國內大腸直腸癌治療已經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醫界表示,針對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若對化療及標靶藥物反應良好,經治療後縮小腫瘤,...

閱讀詳情 »

▲透過孕婦瑜珈,孕婦舒緩身心與寶寶更親密。(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了可以做運動嗎?擔心會不會造成早產、甚至傷害胎兒,不少準媽媽常有孕期運動的迷思跟心理壓力揮之不去,但醫師表示,只要沒有妊娠合併症的懷孕婦女,孕期保持運動不僅安全,且可以產生許多正向的效果;像是孕婦瑜...

閱讀詳情 »

▲台大醫院自2018年開始引進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至今,已成功執行超過50例。(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律不整除了用藥物控制外,有時候也需要用電燒的方式才能解決,不過,傳統的心律不整電燒手術需利用X光透視心臟,幫助醫師將導管放到正確地方,若情況複雜,手術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