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罹癌第四期等於末期? 「大腸直腸癌」新治療徹底顛覆舊觀念

▲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藉新藥、新療法,仍可以達到治癒。(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以往聽到罹癌第四期,等於就是末期、治癒希望小?事實上,隨著藥物進步,國內大腸直腸癌治療已經打破這樣的刻板印象!醫界表示,針對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若對化療及標靶藥物反應良好,經治療後縮小腫瘤,而能將腫瘤以手術完全切除,仍可以達到治癒的效果。

大腸直腸癌在國內新發癌症人數排行榜上多年高居首位,不過,根據衛福部桃園醫院大腸直腸癌團隊統計,當前院內治療成果與全國癌登統計結果,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平均存活率已衝破65%,治癒率跟其他癌症比較也是屬於前段班。

衛福部桃園醫院直腸肛門外科主任林琪鈞指出,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近20年來持續有進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基本上,完全切除病灶對病人有最大機會治癒,是大腸直腸癌保命關鍵,而該院直腸肛門外科當前無論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3D腹腔鏡手術,乃至於達文西手術,皆已相當成熟,搭配術前放射治療、骨盆腔淋巴清除手術及中低位直腸癌的經肛門直腸內視鏡手術,更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

除了手術之外,高危險的第二期以及第三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手術後亦需要輔以化學治療;而第四期的患者,則得再加上標靶藥物治療。

林琪鈞說明,打破以往認為第四期即是末期的觀念,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患者只要對化療及標靶藥物的反應良好,腫瘤一經縮小,臨床經驗依舊能夠以手術完全除切腫瘤,達到治癒的效果。

即使第四期癌症患者在治療中,對藥物產生抗藥性,林琪鈞表示,也可以透過更換後線藥物治療應對,甚至過去病人最懼怕的副作用部分,也可經由調整化療藥物劑量及藥物控制;健保去年底也核准通過新一代口服化療藥,此新一代的口服化療藥乃是將藥物嵌合在腫瘤細胞的DNA序列裡,讓腫瘤細胞沒辦法正常分裂進而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效果。除了有效,最大好處就是副作用發生比例低,也不會產生手足皮膚反應,讓患者在治療同時也能維持生活品質。

林琪鈞強調,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現在已有更長的存活時間,以及更好的生活品質,更有機會康復,只要詳細與醫師討論,積極接受治療,並配合良好的手術、化療、放射治療,絕對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一樣腸癌不一樣的殺傷力 最凶「直腸癌」手術治療得有雙保險

【有影】名醫談癌》20歲的她怎會罹腸癌? 這些危險因子一般人常視而不見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不明肺炎疫情訊息不明朗,中國官方迄今未公布禍首病毒是什麼,但台灣的防疫措施已經一步一步加強力道,繼針對武漢直航班機實施登機檢疫、去函中方要求同意台灣專家赴武漢探疫情之後,疾管署今(7)日再宣布,將武漢市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

閱讀詳情 »

「風濕病」與「自體免疫病」 風濕病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就是臨床進展的差異性,有些時候來得又急又猛,有些時候就是很輕微,慢慢累積破壞,這些慢慢來的其實是更容易被忽略,但不一定就是比較輕的。風濕病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化,至於最大特點是大多數的免疫風濕疾病,都以女性為主要好發族群,而類風濕性關節炎...

閱讀詳情 »

纖維肌痛症 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是近年來熱門的一個醫學病症,有時候被戲稱為公主病或痛痛症,困擾著許多人的一個疾病狀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則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兩個症候群都訴說著被頑固疼痛所困擾禁錮的身體和心靈。 以現在的醫學認知,疼痛...

閱讀詳情 »

增生血管栓塞法前後差異優傳媒採訪中心/台中報導48歲的C小姐右肩疼痛超過一年,特別是夜晚時常抽痛,嚴重影響睡眠;此外,關節活動也僵硬受限,要做出穿脫衣物、吹梳頭髮、伸手取物等日常動作都很困難。求醫後,被診斷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之後她接受了數個月的復健治療及數次的類固醇注射與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