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停經後出血、私密處常「漏水」,小心卵巢癌!停經多年的61歲的徐女士,2年多前私密處竟有褐色分泌物、像月經又來潮,且經常流出羊水般的液體,就醫被當作間質性膀胱炎或腸胃疾病,治療卻不見改善。半年後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卵巢癌。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卵巢癌症狀包含腹脹、腹痛、易飽足等,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卵巢癌惡性高2原因 早期難發現、晚期難治療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教授吳銘芳表示,卵巢癌在近35年間發生率逐年增加,成長超過2.5倍,根據105年癌症登記資料,同年超過656人因卵巢癌死亡,比率超過4成,惡性之高是子宮體癌的3.3倍。

會何卵巢癌惡性高?賴俊良認為,除患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腹脹、腹痛、易飽足、頻尿或急尿等症狀外;其晚期治療武器匱乏,過去20年僅有放療和化療,又以化療為主,患者常復發。

標靶治療 助突破晚期卵巢癌困境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醫師周宏學提到,國外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經手術和化療的標準治療,完全緩解後,約7-8成患者會在1年至1年半左右復發,且隨每一次藥,患者也會因抗藥性,造成疾病無惡化的間隔縮短,越來越容易復發。

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以抗血管新生標靶搭配化療,可以延長疾病無惡化的時間,降低復發風險,有助延長第4期患者整體存活期。周宏學補充,抗血管新生標靶具有調控周邊血管的作用,不僅能幫助晚期卵巢癌患者抑制腫瘤擴散、癌細胞生長和轉移,也有助改善腹水。

除了乳攝和抹檢 還要加做2檢查

如何預防和及早發現?由於卵巢癌不是卵巢本身細胞癌變,是來自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的細胞掉落至卵巢後癌化所致。所以,患者初期沒有臨床症狀,常因腹脹、腰圍變粗或發胖,進一步才發現是卵巢癌,而患者若有肚子痛,確診多已是晚期。對此,周宏學強調,雖然國外前瞻性研究顯示篩檢對於防治卵巢癌的裨益不大,但長期的篩檢習慣仍有助早期發現。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和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呼籲,女性朋友要養成定期做篩檢的習慣,透過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以及血液中癌症指數檢測等方法,有助早期發現婦癌蹤跡和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後,許多家庭的冰箱仍有一堆消化不完的食物,您是否捨不得丟?營養師指出,食物在冰箱內放置過久依舊會變質腐敗,甚至發霉,吃下肚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造成腸胃及肝腎問題。呼籲民眾食品及食材一旦過期,還是成為廚餘,可別為了省菜錢,卻影響身體健康,而因小失大!「年糕、發糕發霉,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近年來,國內的慢跑及單車運動風潮興盛,隨著參與的民眾越來越多,關於膝蓋骨科的門診也越來越頻繁;骨科醫師強調,許多跑者以及單車騎士,常會抱怨運動過程中膝蓋外側有疼痛的情況發生,往往形成所謂的「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若是不加以理會繼續運動,疼痛會繼續加劇而無法緩解。花蓮醫院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近幾年失智長者誤闖國道事件頻傳,不論是騎機車或步行上國道或快速道路,甚至出口和入口匝道不分、逆向行駛,成為交通上的隱憂。台灣失智症協會因此呼籲相關單位,應修改快速道路匝道口的設計,並增加高速公路行人誤闖的監控設施,期望交通部能為失智病友建置一套更安全的道路設計。失智長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婦人,某天出現腰痛、發冷、小便疼痛、尿液減少等症狀,但不以為意,隱忍一天後突然發燒、血尿、腰側出現劇烈疼痛,家人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她因輸尿管結石導致輸尿管合併腎臟積水,併發急性腎盂及腎臟發炎,所幸及時施打抗生素及手術治療才撿回性命。收治病患的童綜合醫院泌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