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停經後出血、私密處常「漏水」,小心卵巢癌!停經多年的61歲的徐女士,2年多前私密處竟有褐色分泌物、像月經又來潮,且經常流出羊水般的液體,就醫被當作間質性膀胱炎或腸胃疾病,治療卻不見改善。半年後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卵巢癌。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卵巢癌症狀包含腹脹、腹痛、易飽足等,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卵巢癌惡性高2原因 早期難發現、晚期難治療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教授吳銘芳表示,卵巢癌在近35年間發生率逐年增加,成長超過2.5倍,根據105年癌症登記資料,同年超過656人因卵巢癌死亡,比率超過4成,惡性之高是子宮體癌的3.3倍。

會何卵巢癌惡性高?賴俊良認為,除患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腹脹、腹痛、易飽足、頻尿或急尿等症狀外;其晚期治療武器匱乏,過去20年僅有放療和化療,又以化療為主,患者常復發。

標靶治療 助突破晚期卵巢癌困境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醫師周宏學提到,國外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經手術和化療的標準治療,完全緩解後,約7-8成患者會在1年至1年半左右復發,且隨每一次藥,患者也會因抗藥性,造成疾病無惡化的間隔縮短,越來越容易復發。

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以抗血管新生標靶搭配化療,可以延長疾病無惡化的時間,降低復發風險,有助延長第4期患者整體存活期。周宏學補充,抗血管新生標靶具有調控周邊血管的作用,不僅能幫助晚期卵巢癌患者抑制腫瘤擴散、癌細胞生長和轉移,也有助改善腹水。

除了乳攝和抹檢 還要加做2檢查

如何預防和及早發現?由於卵巢癌不是卵巢本身細胞癌變,是來自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的細胞掉落至卵巢後癌化所致。所以,患者初期沒有臨床症狀,常因腹脹、腰圍變粗或發胖,進一步才發現是卵巢癌,而患者若有肚子痛,確診多已是晚期。對此,周宏學強調,雖然國外前瞻性研究顯示篩檢對於防治卵巢癌的裨益不大,但長期的篩檢習慣仍有助早期發現。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和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呼籲,女性朋友要養成定期做篩檢的習慣,透過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以及血液中癌症指數檢測等方法,有助早期發現婦癌蹤跡和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南投、花蓮各新增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南投個案為48歲女性,7月2日出現發燒、頭痛、噁心等症狀,7月5日曾就醫,因症狀持續7日再度就醫並轉診住院;花蓮個案為57歲男性,7月7~9日曾因發燒症狀就醫,12日因再次發燒且出現語言不清情形由家人送醫並收治住院。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以致很多老人會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其實,目前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造成的膝關節疼痛,已有很多治療方法;除了吃止痛藥或是復健治療之外,還可以用增生療法,以及可用高頻熱凝神經阻斷術來改善疼痛,至於手術則是最後的選擇。膝關節退化分程度 可先用增生療法衛福部桃園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一名年約60歲張先生(化名)平常生活規律,雖然有高血壓,但正在用藥控制,有天穿鞋,感覺腳步有些腫脹,以為是高血壓藥副作用或腎不好,沒有注意,持續幾天,張先生開始感覺心臟出現「碰碰跳」感覺。輕忽心房顫動症狀 差點需要換心張先生就醫後,確診罹患心房顫動,由於忽略症狀沒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全台灣約有600萬人有便祕困擾,等同於三人就有一個飽受「不通」之苦。隨著飲食西化,肉食主義,加上現代人運動不足,睡眠品質差、壓力大,都是上班族常見便祕原因,若不積極尋求改善,就可能演變成習慣性便祕,引發更多健康問題。腸道保健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