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停經4年後又滴滴答答 6旬婦罹卵巢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停經後出血、私密處常「漏水」,小心卵巢癌!停經多年的61歲的徐女士,2年多前私密處竟有褐色分泌物、像月經又來潮,且經常流出羊水般的液體,就醫被當作間質性膀胱炎或腸胃疾病,治療卻不見改善。半年後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卵巢癌。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卵巢癌症狀包含腹脹、腹痛、易飽足等,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卵巢癌惡性高2原因 早期難發現、晚期難治療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教授吳銘芳表示,卵巢癌在近35年間發生率逐年增加,成長超過2.5倍,根據105年癌症登記資料,同年超過656人因卵巢癌死亡,比率超過4成,惡性之高是子宮體癌的3.3倍。

會何卵巢癌惡性高?賴俊良認為,除患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腹脹、腹痛、易飽足、頻尿或急尿等症狀外;其晚期治療武器匱乏,過去20年僅有放療和化療,又以化療為主,患者常復發。

標靶治療 助突破晚期卵巢癌困境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醫師周宏學提到,國外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經手術和化療的標準治療,完全緩解後,約7-8成患者會在1年至1年半左右復發,且隨每一次藥,患者也會因抗藥性,造成疾病無惡化的間隔縮短,越來越容易復發。

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以抗血管新生標靶搭配化療,可以延長疾病無惡化的時間,降低復發風險,有助延長第4期患者整體存活期。周宏學補充,抗血管新生標靶具有調控周邊血管的作用,不僅能幫助晚期卵巢癌患者抑制腫瘤擴散、癌細胞生長和轉移,也有助改善腹水。

除了乳攝和抹檢 還要加做2檢查

如何預防和及早發現?由於卵巢癌不是卵巢本身細胞癌變,是來自輸卵管和子宮內膜的細胞掉落至卵巢後癌化所致。所以,患者初期沒有臨床症狀,常因腹脹、腰圍變粗或發胖,進一步才發現是卵巢癌,而患者若有肚子痛,確診多已是晚期。對此,周宏學強調,雖然國外前瞻性研究顯示篩檢對於防治卵巢癌的裨益不大,但長期的篩檢習慣仍有助早期發現。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和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呼籲,女性朋友要養成定期做篩檢的習慣,透過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骨盆腔超音波檢查,以及血液中癌症指數檢測等方法,有助早期發現婦癌蹤跡和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季與初春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的季節,往年春節期間腹瀉就診人數均有明顯增加,疾管署呼籲,民眾春節連假外出拜年、與親友聚餐時,應特別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如有不適儘速就醫;旅宿、餐飲業者務必加強環境衛生管理,以確保員工及旅客健康。 疾管署表示,民眾春節期間與親友外出、聚餐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台灣社會型態的轉變,婦女平均生育年齡逐漸地升高,生育數目卻逐漸地降低,每個寶貝都是父母的心肝,尤其隨著生育年齡的提高,大家對於高齡產婦的安全也分外重視。 胎兒後頸透明帶厚度檢查 綜合指標偵測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徐英倫表示,一般來說,35歲以上為高齡產婦,也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臨床上,部分患者出現肩膀不適現象,且有時早晨起床就會突然疼痛,局部也有灼熱腫脹感,經過X光檢查後,才發現肩膀肌腱有鈣化點沉積現象,確診為鈣化性肌腱炎;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肩膀疼痛雖是門診常見疾病,但多為五十肩或筋發炎,不過一旦出現鈣化性肌腱炎,同樣也會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來自廈門的蘇氏兄弟,傷口潰爛10年都無法癒合,在對岸四處求醫都未能治癒,甚至必須截肢;今年初,兄弟倆來台求尋治療,台北慈濟醫院診斷為靜脈長期栓塞,造成慢性傷口潰爛,進行靜脈疏通術及高壓氧治療後,兩人恢復狀況良好,也免除被截肢的命運。 靜脈長期栓塞 傷口慢性潰瘍 收治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