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風濕病」與「自體免疫病」知多少?「紅斑性狼瘡」是最典型的風濕病,女性占大多數...

「風濕病」與「自體免疫病」

風濕病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就是臨床進展的差異性,有些時候來得又急又猛,有些時候就是很輕微,慢慢累積破壞,這些慢慢來的其實是更容易被忽略,但不一定就是比較輕的。風濕病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化,至於最大特點是大多數的免疫風濕疾病,都以女性為主要好發族群,而類風濕性關節炎也不例外。

一般來說,風濕病可以簡單分成廣義風濕病,或者狹義風濕病;典型的臨床表現可能不易被忽略,例如紅斑狼瘡的蝴蝶斑,可是在臨床上,因為風濕病症狀表現的差異性及多樣性,一些非特異性的臨床表徵,例如乾燥症的口乾或嘴破,還是容易被忽略風濕病已悄悄到來。

 

廣義的風濕病

「風濕病」或「自體免疫病」,只要任何影響到骨骼、肌肉、結締組織等這些軟組織的疾病,其實都是叫風濕病。大家比較熟悉的,像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或者纖維肌痛症或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以廣義風濕病來看,任何結締組織、軟組織受影響的疾病或病變都算,只是背後的原因不一定是在免疫系統。

退化性關節炎,是使用過度或受傷,或隨著時間累積、老化,所導致的變化。就像很多物品長期使用後一定是會耗損,功能上會受到影響。

像運動選手,除了隨著年紀退化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外,運動選手也常比較容易有退化問題;主要是運動選手除了個人體質以外,訓練其實都在挑戰極限。當一個選手常常超過人體原本的設計,或者一再挑戰身體能夠耐受的程度,相對來說,他耗損或退化的機率就比較高、比較嚴重。

 

狹義的風濕病

以現在的觀念來說,指的是「自體免疫病」,大家比較熟的,像全身性紅斑狼瘡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或者大家比較不熟悉,但並不是那麼罕見、少見的,像抗磷脂質症候群、乾燥症,都算免疫系統所導致的風濕病。這些免疫風濕疾病的發病通常必須要有遺傳的背景,如果沒有遺傳背景就不會發病,但更重要是要再加上了環境的誘因。

 

紅斑性狼瘡是最典型的風濕病

好發在比較年輕的女性族群,通常是青春期以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族群其實也是女性為主,主要是女性荷爾蒙在免疫調控裡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女性負有繁衍下一代的任務,所以在免疫的調控上必需精準有效保護母親與胎兒。

「風濕病」與「自體免疫病」知多少?「紅斑性狼瘡」是最典型的風濕病,女性占大多數...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紅斑性狼瘡」好發在比較年輕的女性族群,通常是青春期以後。

 

婦女懷孕,對免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胎兒對母體來說類似外來的移植個體,像器官移植一樣,母體在遺傳背景下會去排斥,所以免疫系統需要調整,媽媽才能順利懷孕、保住胎兒。但是又不能為保胎兒而把媽媽的免疫系統打趴,這樣很容易就導致母體的抵抗力太差。因為免疫系統最主要的初衷,就是避免個體受到外來不管是病原菌或者有害物質的傷害,母體免疫太差容易受傷害,間接也會影響懷孕的順利。

在這自然的人體防護免疫系統機制裡,因為懷孕而適當壓低母體的免疫系統,又不能完全打趴,其中女性荷爾蒙扮演了很重要的因素;這也就是在大部分的風濕病裡面,女性總是佔比較多數的原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年齡,相較於紅斑性狼瘡,大概晚了十年左右。

 

因「環境誘因」而發病的免疫風濕病

以類風濕性關炎說,環境的誘因有時候又比遺傳來得更重要,因為在很多的自體免疫病或者風濕病的統計,即使是同卵雙生,譬如紅斑性狼瘡,同時發病的機率也不過兩、三成;同樣遺傳背景的族群,其實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下,發病比率也不一樣。

像近年來風濕病逐漸增加,有些學者的看法是因生活環境變了,會暴露於環境的發病誘因可能也就不一樣,例如食物的來源、種類、紫外線種類強弱......導致病人的人數增加。當然有一部份也許因衛教較為普及,大家對疾病熟悉了,所以會被提早診斷出來。另外是治療的進步,也會讓病人願意就醫,壽命得以延長,這些都可能是風濕疾病增加的一些背景因素。

如果骨頭因類風濕性關節炎久了而蛀蝕,就會變形破壞,會受影響的像手的小關節,有的人顳顎關節也會,以至於影響了咬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久了預後不好,也會侵犯頸椎的第一二節關節,影響韌帶固定等問題,有時候甚至會造成脫臼,萬一嚴重脫位壓到脊髓,可能影響生命或導致下半身不遂。

 

 

「風濕病」與「自體免疫病」知多少?「紅斑性狼瘡」是最典型的風濕病,女性占大多數...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謝松洲談免疫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

 

【更多訊息請上《大塊文化》官網;《大塊文化》粉絲團。本文由大塊文化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落實「我的餐盤」健康概念,才能遠離肥胖及疾病風險。(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肥胖真要死,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駱貞妃指出,106年松山區十大死因中,與肥胖相關的死因就有8項,為此台北市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首次與台安醫院、中崙市場自治會合作,結合傳統...

閱讀詳情 »

近年來,不少名人、網紅鼓吹「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所謂「生酮飲食」是指食用大量脂肪,適量吃點蛋白質,至於碳水化合物等含醣食物,攝取量則降到最低。凱硯診所院長、腎臟內科醫師王峯銘提醒,腎臟病患者若採用生酮飲食這種極端飲食模式,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若是糖尿病病友,身體本身便容易產生...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台灣於非伊斯蘭教合作組織的最佳旅遊目的地中,今年首度躋身第3名,與英國、日本並列。事實上,光在大台北地區穆斯林常住人口就有約8萬人,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就宣布「台北市北投健康...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也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爆出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且就發生在大安區,搶在48小時內,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一早就前往大安區忠孝東路該名男子住家大樓半徑100公尺範圍內,進行噴藥防治,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昨衛生人員初步孳清也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