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雪」後天氣轉濕冷! 保暖抗寒5招跟著做

「小雪」後天氣轉濕冷! 保暖抗寒5招跟著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一(22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將明顯轉涼,且時序亦將進入小雪時節,天氣逐漸寒冷。

抗寒絕招 「慢、熱、起、穿、行」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長者們因夜間或清晨溫度較低,身體對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或進行伸展暖身運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起身後先坐在床邊,添加衣物或外套禦寒保暖,也避免瞬間起床的頭暈現象,再慢慢地下床。

此外,起床後的活動不要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暖暖身體,再以溫和方式進行相關的日常活動。

運動保健康 外出注意身體狀況

冬季早晚溫度偏低,吳昭軍署長提及,若習慣早起運動的民眾,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也可改在室內運動,且最好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出門最好穿著保暖衣物及戴帽子,採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時,可隨時穿脫衣物,另外,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結伴運動,相互扶持與照應。

當心低溫危害 高風險群應警覺

吳昭軍署長提醒,應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高風險的慢性病族群,例如: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或有抽菸習慣、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病史者等,一定要做好保暖防護,以免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另外,工作忙碌是每個人的常態,一但忘記或是沒有時間喝溫開水,血液容易變得黏稠,建議隨時補充溫開水,可降低血壓升高及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延伸閱讀】

混打抗體效價?副作用? AZ尬莫德納試驗結果大公開

乾癬秋冬惡化高峰期 生物製劑阻斷發炎源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5歲的黃先生平時解便疼痛難耐,而且出血、異物脫垂出肛門口。近日異物脫垂的情況嚴重,無法用手推回去。黃先生就診後診斷為3處混合痔併血栓,外科切除手術後2天即可出院,持續於家中進行溫水坐浴,症狀明顯改善,回復原來生活品質。便祕、久坐易得痔瘡 便血、肛門搔癢速就醫衛生福利部新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65歲務農的尤福全先生,18歲時開始吃檳榔,加上開車需要提神,因此習慣每天會花100元買檳榔,由於不知道吃檳榔會得口腔癌,所以一吃就吃了30年。直到49歲時,檢查發現罹患舌癌,但因誤信偏方吃中藥草治療,病情不但沒有改善,還延誤就醫治療的黃金時機,目前已切除三分之二的舌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換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不少父母認為乳牙掉了之後會換成恆牙,認為乳牙發生齲齒的狀況不用治療。童綜合醫院兒童牙科陳瑋玲醫師表示,台灣孩子近八成患有齲齒,若不及時治療,導致乳牙嚴重齲齒提早拔除或崩壞,將影響正常恆牙換牙順序,造成恆牙傾倒、甚至恆牙無法萌發等問題,家長不可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名78歲許伯伯近來常感到胸悶、易喘,至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求診,醫師靠著請老翁騎腳踏車顯示心電圖的儀器,替他做檢查,發現他有冠狀動脈狹窄問題,透過心導管方式在他的心血管內放置支架,直接撐住血管,克服血管狹窄的問題,改善許伯伯胸悶與喘的症狀。 踩踏單車適合老年人吳柏青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