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到像蝦子開車」 這件事解決了快遞員的坐骨神經痛

「痛到像蝦子開車」 這件事解決了快遞員的坐骨神經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李先生從事快遞,需經常搬動重物,過去曾因工作時拉傷腰部,但當時仗勢年輕並無積極治療,直到近年來經常感到腰、下背不適,服用止痛藥也不見效,嚴重發作時「開車像蝦子一樣彎曲」,赴醫確診為坐骨神經痛,討論後決定採「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治療,術後症狀大幅緩解,目前已重返工作崗位。

椎間盤突出壓迫 造成坐骨神經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除了下背痠痛外,嚴重時甚至出現腿部痛麻、無力等症狀,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五薦椎第一節的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神經。

羅達富醫師指出,在骨科門診裡,反映下背痛或合併坐骨神經痛的患者不在少數,不過造成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椎間盤突出、薦髂關節失衡、梨狀肌發炎,甚至是風濕性關節炎、腎結石等等,因此得逐一排除,而多數患者經適當保守治療後,症狀可以獲得控制或緩解,但如果症狀嚴重,就得透過手術才能減緩。

微創內視鏡治療 解決神經壓迫痛

羅達富醫師強調,椎間盤是位於兩個脊椎骨之間的軟骨構造,由中間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所構成,具有吸收及緩衝來自身體重量與壓力的功用,當長時間彎腰工作或搬重物、運動傷害、曾發生過車禍者,就很容易造成腰薦椎的椎間盤壓力過大而突出,因而壓迫到神經產生疼痛。

因此,脊椎手術目的主要就是解決神經方面症狀,以及穩定脊椎的平衡,如李先生因神經壓迫,進而產生劇烈腰痛,透過「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刮屑與夾除突出的椎間盤,僅需局部麻醉,術後患者能立即感覺到壓迫解除,也能避免因全身麻醉誤傷神經的機率,且術中流血量少,術後傷口疼痛感較輕,住院時間短。

術後休養加復健 避免姿勢不良

羅達富醫師提醒,要注意術後併發症的出現,如新的神經症狀、傷口疼痛加劇、頭暈無法坐立等,術後休養和功能恢復的復健很重要,避免鄰近節段加速退化,此外,平時應避免姿勢不良,並勤做運動維持腰背肌力,才是避免需進廠維修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苦!枕邊人鼾聲雷動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再久也沒精神

血流不止好危險? 金曲歌王這疾病一樣發光發熱!

前櫃姊靜脈曲張常抽筋 靜脈黏合膠水治療新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0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新冠肺炎新冠肺炎面貌逐漸展露,在台灣雖然大部分都是輕症患者,治療痊癒機率非常高;但高擴散國家開始發現,新冠肺炎感染者如果有心血管慢性病,除奎寧類藥物引發心律不整的機會很高外,日本NHK健康ch網站報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現血栓的機會大幅提升,最嚴重恐怕引發阻塞型腦中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肌膚代謝過程平均約28天,隨著年齡增長,代謝周期也會逐年延緩。大約到40歲時,肌膚更新周期會延遲到30至40天,細胞老化速度也跟著加快。肌膚代謝變差,表皮肌膚就會開始出現明顯問題,如:缺水乾燥、細紋、暗黃、色素沉澱、毛孔粗大等問題。除此之外,真皮層及皮下組織也會因老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照顧新冠肺炎患者醫師人員,衛福部希望醫事人員專責照顧,分別給予不同程度補貼,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強調,補貼會用班表計算,大致上1日1班,如果有跨日班別(如大夜班),會採用1班計算,不會統計成2日2班。 石崇良強調,部分團體或個人對補貼要點可能有誤會,只要被醫院指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